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材料二 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更加无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地租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寻求新的生活。
材料三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自14世纪初起……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
(4)综合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拟定一个主题。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封建关系”确立的基础。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材料二 西欧的庄园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土地与人身依附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封建农奴制经济模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本来就使农奴缺乏劳动的热情……更加无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迫于生活的压力和为领主服劳役以及缴纳地租的多重负担,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寻求新的生活。
——冯正好《论中世纪西欧的农业》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庄园经济的特点。举出庄园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举一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很多庄园的农奴经常出逃……寻求新的生活”的方式。材料三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自14世纪初起……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
——肖翠松《试析中世纪西欧庄园制瓦解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西欧地租交付方式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根据材料三,指出引起该变化的原因。(4)综合材料,请你为本次探究拟定一个主题。
2.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应对危机)
材料二 如图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为解决社会危机,俄、日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指出这两国举措的相同性质。
(走向现代)
材料三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3)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沙石。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新国新梦)
材料四 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从地区史到全球史)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试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1500年左右世界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试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应对危机)
材料二 如图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面临的主要社会危机。为解决社会危机,俄、日两国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请指出这两国举措的相同性质。
(走向现代)
材料三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3)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沙石。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新国新梦)
材料四 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欧的自由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介入;西欧靠美国之助才得以重建,现在还凭借与美国结盟以求的安全……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1)材料一中“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介入”与什么战争中的哪一联盟建立有关?“靠美国之助得以重建”与哪一政策有关?“与美国结盟”反映出战后哪一政治格局的出现?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技术欧洲”的提出与什么时间开始的哪一科技革命有关?据材料二,概括“技术欧洲”建立的方式。当时西欧哪一组织推动了它的建立?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当时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影响美国经济地位变化的因素。
(4)综上所述,欧美关系发展有何特点?体现了哪一国际政治趋势?
材料一 西欧的自由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介入;西欧靠美国之助才得以重建,现在还凭借与美国结盟以求的安全……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为独立的实体。
——格罗赛《战后欧美关系》
材料二 1985年法国政府提出尽快建立一个“技术欧洲”的主张……在与开发空间技术有密切联系的6个领域进行合作研究……显示了西欧在尖端技术和政治上争取对美独立地位的意图。——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总统的一次演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国军人的决定性介入”与什么战争中的哪一联盟建立有关?“靠美国之助得以重建”与哪一政策有关?“与美国结盟”反映出战后哪一政治格局的出现?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技术欧洲”的提出与什么时间开始的哪一科技革命有关?据材料二,概括“技术欧洲”建立的方式。当时西欧哪一组织推动了它的建立?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当时美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一、二,归纳影响美国经济地位变化的因素。
(4)综上所述,欧美关系发展有何特点?体现了哪一国际政治趋势?
2.选择题- (共20题)
6.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人
①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
②改造了10个数字符号并把它传入欧洲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加以传播
④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传入西方
①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
②改造了10个数字符号并把它传入欧洲
③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加以传播
④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传入西方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9.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
B.《独立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C.《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D.《拿破仑法典》——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
10.
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170年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无产阶级出现 |
B.苏维埃政府成立 |
C.马克思主义诞生 |
D.资产阶级消亡 |
11.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B.发明内燃机 |
C.改良蒸汽机 |
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
12.
如果说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达尔文则是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城驱逐出去。达尔文的研究成果是
A.《物种起源》 |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C.《复活》 |
D.《人权宣言》 |
14.
“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克伦威尔 | B.罗伯斯庇尔 | C.拿破仓 | D.伏尔秦 |
16.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图片中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有关他们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④ |
18.
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以上两位作家的观点都体现了
A.民主科学精神 |
B.生物进化理论 |
C.自由平等思想 |
D.人文主义精神 |
21.
历史证明,面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国际组织。下列国际组织,与这一结论不相符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 |
B.三国同盟 |
C.联合国 |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
22.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谈及的内容可能有
A.解读《国家工业复兴法》 |
B.号召分期付款超前消费 |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畅谈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