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1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640年以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光荣革命“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
(2)材料二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社会改革”给俄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4)你认为上述三个国家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做过有益的探索。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宝贵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请回答
(1)根据图,概括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的事件是什么?罗斯福总统上台以后是怎么应对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在农业上的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4)以上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成功改革,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21题)

3.
“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这句话描绘的是
A.中世纪的欧洲
B.中国的东汉时期
C.古代希腊
D.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4.
如果能穿越时光隧道,你来到了中古时代的西欧,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①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②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③庄园法庭正在审理佃户之间关于婚姻的纠纷
④许多知识分子在阅读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据《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初步具有“契约”思想
6.
《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漏网一个,不可枉屈一人。”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证据原则
B.理性原则
C.公正原则
D.平等原则
7.
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了在中世纪的欧洲
A.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B.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C.国王软弱无能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8.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9.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0.
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进行达到阔斧的欧化改革,但他不可能改变的是
A.国家的经济状况
B.沙皇的专制统治
C.军队的战斗力
D.落后的生活方式
11.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起到的作用是
①印度人民取得了自治权
②印度民众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印度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④英国在经济上受到了沉重打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他笔下的角色无一不是多面复杂而纠结的,如哈姆雷特“在杀父之仇和良心不安之间优柔寡断。”“他”是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达•芬奇
D.薄伽丘
13.
“光荣革命”使英国通过和平方式完成了政权的更迭,避免了流血冲突。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给国王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1787年宪法》
14.
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15.
如表反映了美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192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海外殖民战争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及城市化D.第一次世界大战
16.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   )

17.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   )

18.
明治维新时的政治家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A.鼓励人民富裕起来B.工业兴国C.学习西方D.对外掠夺
19.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苏俄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20.
电影《敦刻尔克》于2017年7月21日在美国上映,它重现了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德军穷追猛打下被迫狼狈撤退的情景。而仅仅四年后,盟军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他们誓将一雪前耻。他们计划
A.实施诺曼底登陆战
B.夺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计划
C.攻克柏林
D.在中途岛伏击日军
21.
2015年伊始,一部深度调查雾霾的纪录片在网络上推出,不到一天时间,该片便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成为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该片反映出当今社会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是
A.恐怖主义
B.贫富差距
C.人口危机
D.环境污染
22.
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B.彻底根除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稳定新秩序
D.维护了中国等弱小战胜国的利益
23.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25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进攻苏联,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难。”这反映出( )
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B.英美已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C.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