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中日交往源远流长,中日两国人民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材料二 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皇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根据材料一,列举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举一例)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的哪一次改革?说说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3)日本的改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 日本和我国一衣带水,中日交往源远流长,中日两国人民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材料二 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皇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1)根据材料一,列举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举一例)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的哪一次改革?说说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3)日本的改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形式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一机构颁布的哪部文献为该政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2)美国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确立了如材料二所示的政体?根据该文献,华盛顿拥有管理国家哪一方面的权力?
(3)材料三出自哪国的哪一部法律文献?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哪一文献与之反映的思想一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一机构颁布的哪部文献为该政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2)美国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确立了如材料二所示的政体?根据该文献,华盛顿拥有管理国家哪一方面的权力?
(3)材料三出自哪国的哪一部法律文献?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哪一文献与之反映的思想一致?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中的部分发明:火车机车、轮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3)材料三中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哪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4)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年代 | 1800 | 1820 | 1830 | 1850 | 1860 | 1870 |
产量 | 1100 | 1740 | 2400 | 4940 | 8000 | 11000 |
材料三 工业革命中的部分发明:火车机车、轮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3)材料三中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哪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4)为了开辟市场和掠夺原料,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由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请回答:
(1)这两则材料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你列举出两位材料一中提到的“巨人”,并写出其代表作品。
(3)请说出材料二中“美洲的发现”是由哪位航海家实现的。
(4)这两件大事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一 恩格斯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
——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材料二 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了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请回答:
(1)这两则材料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2)请你列举出两位材料一中提到的“巨人”,并写出其代表作品。
(3)请说出材料二中“美洲的发现”是由哪位航海家实现的。
(4)这两件大事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8题)
5.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A.古希腊思想家开创了古典哲学 |
B.欧洲最早的国家是古希腊 |
C.欧洲联盟始于古希腊 |
D.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
8.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17.
“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
18.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但丁——《神曲》 |
B.达·芬奇——《蒙娜丽莎》 |
C.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D.贝多芬 ——《最后的晚餐》 |
20.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三权相互制约与平衡。这表明美国()
A.决心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
B.建立了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
C.正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D.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第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