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大学附中河南分校高一3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51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1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末期,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1)据材料,你可以判定明朝末期,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新的生产方式有何基本特征?
(2)材料中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在明清之际又受到哪些因素的阻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朱元璋说,“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
──《明实录·太祖实录》
材料二 雍正皇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请回答:
(1)明太祖和雍正皇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之间关系的?
(2)在这种观点下,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人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相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欧洲人15世纪(左)和16世纪(右)绘制的世界地图

材料三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二中由图一到图二说明了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导致材料二变化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单选题(共14题)

4.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封建统治者实行愚民政策
5.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随葬品有精美的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马、粉彩瓷器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
A.唐朝B.宋朝
C.元朝D.清朝
6.
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   )
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7.
古代中国的冶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冶铁过程中的供风形式不断革新,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开始于(   )
A.春秋战国B.汉武帝时
C.东汉初D.唐代
8.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③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④海外贸易不断扩大
A.①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9.
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说明(   )
A.封建经济走向衰落B.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0.
唐朝城市的市场中“柜坊”的职能是(   )
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
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D.负责皇家货物的采购
11.
下列关于唐朝市场的表述,准确的是(   )
①政府对城市的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②“草市迎江货”反映了长江沿岸城市的繁荣
③市场金融服务领先欧洲
④繁华的夜市是唐前期中原城市的一大特点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12.
民间集市“草市”出现于(   )
A.汉代B.六朝时期
C.唐代D.宋代
13.
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C.政府崇本抑末,限制手工业生产
D.影响海外贸易,导致闭关政策
14.
汉朝和明清相比,“重农抑商”政策中相似之处是
①重要商品由官府垄断经营
②禁止商人长途贩运贸易
③限制城市商业的时间和空间
④对民间商业加征重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
在开辟新航路的航行中,航海家贯通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大西洋 ②太平洋 ③印度洋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①③②D.③②①
16.
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真实含义是
A. 发现了美洲大陆
B. 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 人类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D. 欧洲人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17.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移至
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莱茵河流域
D.红海沿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