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4题)
5.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收集了以下材料,请你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布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该事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2)材料中这个国度的行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材料一 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布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现了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本性,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该事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2)材料中这个国度的行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3)材料三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思想的诞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和第一次成功实践分别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6.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
材料二 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2)材料中的“新时代”指什么?人类跨入这一时代的最主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应了什么时代的到来?
材料四 1830-1848年英国的新兴城市,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的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 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2)材料中的“新时代”指什么?人类跨入这一时代的最主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所示图片反应了什么时代的到来?
材料四 1830-1848年英国的新兴城市,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的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4)根据材料四,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对此你有何启发?
7.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比如二战结束后最富强的美国。美国的发展道路虽然有它自身的特点,但依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美国的崛起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材料二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的自由。”
(2)上述材料出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的哪一部法令?
材料三 1922-1939年美国工业产值和工人失业人数示意图

(3)图片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应对?这一政策有何特点?
材料四 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的贡献率(%)数据图(1993~1999年)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人们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中美国的崛起过程,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飘着星条旗的国家”指哪国?该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的自由。”
(2)上述材料出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的哪一部法令?
材料三 1922-1939年美国工业产值和工人失业人数示意图

(3)图片所示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应对?这一政策有何特点?
材料四 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的贡献率(%)数据图(1993~1999年)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都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人们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中美国的崛起过程,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8.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统治新秩序?
材料二 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么拷打世界。”
(2)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拷打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然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3)材料三中“战争才刚刚开始”指的是什么战争?这一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统治新秩序?
材料二 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么拷打世界。”
(2)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拷打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然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3)材料三中“战争才刚刚开始”指的是什么战争?这一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是什么?
3.选择题- (共27题)
11.
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
B.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
C.庄园里人们的生活较高 |
D.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
15.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
B.实行幕府统治 |
C.建立法西斯专政 |
D.大化改新 |
17.
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为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次改革是
A.实行农奴制改革 |
B.推行新经济政策 |
C.颁布《土地法令》 |
D.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
22.
在小说《根》中,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新航路的开辟 |
B.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
C.罪恶的“三角贸易” |
D.工业革命 |
24.
近代社会的到来,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法治”取代“人治”,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最早体现这一特征的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民法典》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民法典》
25.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
26.
“苹果落地”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却引发了一位科学家的思考,并促成了一项科学发现的问世。这位科学家和这项科学发现是
A.牛顿——微积分 |
B.牛顿——万有引力 |
C.爱因斯坦——相对论 |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
27.
戴维·辛克莱在《镜厅——巴黎和会内幕》一书中写道:“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材料中的“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
B.《九国公约》 |
C.《凡尔赛条约》 |
D.《慕尼黑协定》 |
30.
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罗斯福政府( )
A.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 B.兴办公共工程 |
C.整顿银行和金融业 | D.政府补贴农业 |
32.
1991年,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并将其作为执政的首要目标。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
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
C.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
D.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
33.
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A.卢沟桥事变 |
B.日本偷袭珍珠港 |
C.德军进攻苏联 |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
34.
历时200天的会战,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它不仅使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局发生了重要转折。此次会战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B.诺曼底战役 |
C.莫斯科保卫战 |
D.凡尔登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