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2019届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1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综合题(共5题)

1.
解读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文献,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子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材料二:

材料三:(见图2)

(1)材料一内容揭示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起“王在议会,王在法下”的基本政治原则。    (判断对错)
②《人权宣言》对“法律”的界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主张。    (判断对错)
2.
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某同学在历史课学习后的心得摘录: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制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水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心得摘录”是对哪些历史事件的认识,(答出两个即可) 从摘录中能反映出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社会转型体现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三中的文献发表标志着哪一伟大理论的诞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思潮和理论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智慧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过重要作用。这些历史名人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
依据如下图所示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5.
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带来了深刻思考。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两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图表说历史)
材抖一:“一战”前欧洲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1913年英、法、德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工业产量占位次(欧洲)
2
3
1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欧洲)
1
2
4
 
(数据汇历史)
材料三:“一战”给人类造成的损失
时间
参战国与卷入人口
新式武器
伤亡人员
经济损失
1914﹣1918年
30多国,1.5亿人口
飞机、坦克、毒气弹等
3900多万
3400亿美元
 
(史料鉴历史)
材料四:《凡尔赛和约》内容摘录1法国元帅福煦1919年在看到下述文件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你说说为什么福煦元帅会认为20年后会爆发新的战争?

2.选择题(共16题)

6.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7.
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资料反映了(  )
校名:巴黎大学
建立时间:12世纪中期
发展: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1198年教皇西勒士丁三世赐给巴黎大学许多特权。1231年,罗马教皇以谕令肯定该大学的自决权。
校名:牛津大学
建立时间:11世纪晚期
发展: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控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8.
根据如下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B.阿拉伯人篡夺了印度人的成果
C.世界文明在交流和碰撞中发展
D.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无法确定
9.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0.
下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11.
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巴黎公社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杰出人物的作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民族解放运动
12.
观察《英国蒸汽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3.
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输入如下关键词:

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查理一世B.罗伯斯庇尔C.伊达尔戈D.卢维杜尔
14.
在关于文艺复兴的探究中,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这里“兴”的含义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起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宗教神学的复兴
15.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新航路的开辟(  )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促进了西班牙强大
C.印证了东方是财富中心
D.促进了洲际贸易的发展
16.
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克莱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斗争等历史事件。这堂课讨论的主题是(  )
A.残酷的殖民统治
B.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17.
下列与方框内所给提示内容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提示内容
起止时间:1861﹣﹣1865年
重要战役:葛底斯堡大捷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美国南北战争B.拉美独立运动
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
牛顿去世后,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主要是因为他(  )
A.创立了狭义相对论B.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C.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9.
综合分析下列两幅图片能得出的认识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C.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D.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0.
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其代表作是下列哪一作品?
A.
B.
C.
D.
21.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的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60—1910年英、法、德、美实力变化表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2
1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力和内燃机发明及应用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