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51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美国南北战争消灭了南方奴隶制,使南方经济从此纳入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黑奴制的废除、《宅地法》的实施和西部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自然资源的丰富这样一些因素,使美国的经济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进入了个广泛和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摘自《大国的崛起》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内战的性质。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英国掀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几年以后,经过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他去世之后不久,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另立新王,为限制其权力,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须布了法律,并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间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1864年,林肯说:“我们(指内战双方)都宣称为自由而战,但在使用同一词时,我们所指的却不是同一件事。”对于北部来说,自由是“每个人”能够享有“他的劳动成果”;对于南部白人来说,自由意味着做主人的权威和地位—— 即拥有“任意处置他人及其劳动成果的权力。

——摘自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内战双方”的矛盾焦点是什么?)为了扭转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局面,林肯颁布了什么文献?

材料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漂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摘自《工业化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4)根据材料四,小史认为:“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的都是危害。” 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从唯物史观方法论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5)结合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历程,概括出对我们实现中国梦可以借鉴的因素。

3.

   阅读下列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


(1)根据材料指出,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小历认为,图中B段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美国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30题)

4.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古代文明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种姓制度D.雅典民主政治
5.
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立一部新法律——“成文法”,为罗马量刑定罪提供了文字依据,这部法律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C.《十二铜表法》D.罗马民法大全
6.
下列历史现象属于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是(    )
A.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的决议B.元老院主持日常政务
C.地中海成为其“内湖”D.决策权掌握在公民大会
7.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1世纪左右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8.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9.
下列关于阿拉伯人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明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②创立了伊斯兰教 
③创作了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④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
目前,印度的低种姓群众仍有1.6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6%。他们中大约2/3是文盲,半数是农民,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饮用水。你认为“低种姓群众”指的是(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和贱民
11.
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知识积累卡,对这张知识卡片认识不正确的是(  )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
C.该内容出自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12.
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任期只有一年,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此规定
A.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B.表明全体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C.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D.有利于维护法庭审判的公平、公正
13.已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4.
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 大化改新的背景
B. 大化改新的内容
C. 大化改新的性质
D. 大化改新的影响
15.
“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通过实地考察探究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有重要意义。”这段话主要表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开始了殖民扩张
C.促进了科学的进步D.建立了商业往来
16.
17到19世纪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其中激励欧洲革命力量反抗本国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的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17.
科学与文化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近代欧洲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成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使欧洲科学技术进入大发展时期,科学研究成为潮流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D.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8.
下列图片反映了法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按照这些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

①颁布《人权宣言》
②攻占巴士底狱
③拿破仑称帝
④处死路易十六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9.
“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该岛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
A.发表《独立宣言》B.发动“光荣革命”
C.颁布《权利法案》D.开展宪章运动
20.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21.
彼得大帝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相比较: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最大的特点是( )
A.使沙皇俄国摆脱了落后B.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大力支持
C.改变了社会制度D.改革不彻底,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2.
日本国于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50-70年代两次崛起,其相同的因素是(  )
A.都有美国的经济援助
B.都注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教育
C.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D.都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的有利条件
23.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A.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D.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24.
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前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机B.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5.
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
B.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
D.它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
26.
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D.建立世界霸权
27.
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8.
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以下使用这种“新动力”的交通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9.
历史证明,面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国际组织。下列国际组织,与这一结论不相符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三国同盟
C.联合国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30.
科学是一场永无终点的接力赛,科学家的前赴后后继使人类的文明绚丽多彩,将下列科学家的序号与相应成就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a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莫基人,提出了相对论,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b进化论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c近代科学体系奠基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a③→b
D.①→c②→b③→a
31.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标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两次世界大战B.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D.多极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32.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20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国家干预经济B.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
C.兴建公共工程D.增加就业、缓解危机
33.
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全球化B.信息化
C.工业化D.单一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