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4.
科技进步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各要素,从而加速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教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材料二 1870年一1913年…….德国(工业)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
材料三 二战后兴起的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当下电视事业发达,使奇少年一代沉迷于电视机前,日渐发福,变成了“沙发土豆”
影视的进步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看电影电视时间过长也有消极作用,如可能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简述材料一英国举办工业博览会的条件
(2)导致材料二中英国和德国工业位次变化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该事件的两点主要成就。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带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材料一 1851年伦教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刚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
材料二 1870年一1913年…….德国(工业)由原来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原来的第一位降至第三位。
材料三 二战后兴起的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当下电视事业发达,使奇少年一代沉迷于电视机前,日渐发福,变成了“沙发土豆”
影视的进步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看电影电视时间过长也有消极作用,如可能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简述材料一英国举办工业博览会的条件
(2)导致材料二中英国和德国工业位次变化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该事件的两点主要成就。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带领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5.
美日作为亚太地区的世界大国,对于该地区局势的稳定和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己经过去了。
(1)材料一图①事件有何影响?图②表明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怎样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日本不愿意“跟着美国脚步走”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材料一:

材料二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己经过去了。
(1)材料一图①事件有何影响?图②表明战后美国对日政策发生怎样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日本不愿意“跟着美国脚步走”的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6.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国情不同,工业化的路径也不同。美国和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就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1920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2)据材料二,苏联工业化建设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实施?
(3)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材料一 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1920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
——晨松《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一现代外国室传海报解读》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经验。(2)据材料二,苏联工业化建设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实施?
(3)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3.选择题- (共12题)
10.
英国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法国在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说明了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其共同举措 |
B.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其相同手段 |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
D.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国家政策的调整 |
12.
2月20号,南美北部国家委内瑞拉宣布关闭与荷兰的海上边界,以阻止反对派获取外援。历史上委内瑞拉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斗争,领导委内瑞拉赢得国家独立的是
A.圣雄甘地 |
B.章西女王 |
C.玻利瓦尔 |
D.圣马丁 |
16.
下表为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数据,这一时期援助西欧的主要目的是
国家 | 1948/49(亿美元) | 1949/50(亿美元) | 1950/51(亿美元) | 总数额(亿美元) |
法国 | 10.85 | 6.91 | 5.2 | 22.96 |
德国 | 5.1 | 4.38 | 5 | 14.48 |
希腊 | 1.75 | 1.56 | 0.45 | 3.66 |
英国 | 13.16 | 9.21 | 10.6 | 32.97 |
A.西欧经济恢复缓慢 |
B.冷战的需要 |
C.占领西欧市场 |
D.遏制中国 |
17.
“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布世界各地,这一现象最能表明
A.经济全球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B.发达国家正对我们进行经济侵略 |
C.它们生产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
D.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根本动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