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2题)
4.
时势造英雄。世界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优秀人物,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人物属于哪个国家?他当政期间,国家达到全盛,原因是什么?
(2)图2人物建立了什么帝国?他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有什么影响?
(3)图3人物建立了什么国家?为了稳固统治,他皈依了哪一宗教?这一宗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4)图4人物是哪一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列举一部他的代表作品?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兴起于哪个国家?

请回答:
(1)图1人物属于哪个国家?他当政期间,国家达到全盛,原因是什么?
(2)图2人物建立了什么帝国?他的东征和帝国的建立有什么影响?
(3)图3人物建立了什么国家?为了稳固统治,他皈依了哪一宗教?这一宗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4)图4人物是哪一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列举一部他的代表作品?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兴起于哪个国家?
5.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进一步深化改革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形成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3)材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它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形成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3)材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它有什么影响?
3.选择题- (共19题)
6.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12.
“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
A.大化改新 |
B.法兰克王国改革 |
C.幕府统治 |
D.伯里克利改革 |
16.
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之一,既寄托了古埃及人对死后重生的向往,又证明了新一代法老王权统治的神圣不可侵犯,充分显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精湛的建筑艺术。这一文明成果应该是
A.帕特农神庙 |
B.金字塔 |
C.麦加清真寺 |
D.圆形竞技场 |
17.
“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这是古代某一古国文明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 |
B.它反映了古埃及时期的社会状况 |
C.该内容出自迄今已知第一部成文法典 |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18.
目前,印度的低种姓群众仍有1.6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16%。他们中大约2/3是文盲,半数是农民,只有7%的人能喝到安全的饮用水。你认为“低种姓群众”指的是( )
A.婆罗门 | B.刹帝利 | C.吠舍 | D.首陀罗和贱民 |
20.
以下关于欧洲中世纪乡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到处都有商人的叫卖声 |
B.通常由一个村落或几个村落组成的庄园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
C.到处是裁缝店、理发店、杂货店 |
D.农奴从主人那里领取一小块土地后,就可获得人身自由 |
21.
“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它”是
A.《罗马民法大全》 |
B.《汉谟拉比法典》 |
C.习惯法 |
D.《十二铜表法》 |
22.
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 | 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
23.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挑战自然的伟大壮举。“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起航,驶入茫茫的大西洋……到了古巴、海地……一块新大陆被发现了。”以上描述的是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达·伽马到达印度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