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封建时代的西欧大地,教堂与庄园星罗棋布,处处回响着教堂沉闷的钟声,处处可见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人们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曾经充满生机的西欧为什么会步入愚昧与黑暗的时代?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材料中的“庄园”是如何形成的?西欧步入“愚昧与黑暗的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封建时代的西欧大地,教堂与庄园星罗棋布,处处回响着教堂沉闷的钟声,处处可见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人们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曾经充满生机的西欧为什么会步入愚昧与黑暗的时代?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材料中的“庄园”是如何形成的?西欧步入“愚昧与黑暗的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
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材料二:“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是哪一次改革后逐渐形成的?
6.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材料二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面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这种时局,在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了哪两位领导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
材料三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材料四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你们原是在一个火坑的边缘上的,是真主使你们脱离那个火坑。”
——《古兰经》
(2)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说说这两位历史人物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从日本及阿拉伯国家的发展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材料二 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面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这种时局,在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了哪两位领导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
材料三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材料四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你们原是在一个火坑的边缘上的,是真主使你们脱离那个火坑。”
——《古兰经》
(2)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说说这两位历史人物解决上述矛盾的主要途径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从日本及阿拉伯国家的发展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选择题- (共14题)
7.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10.
位于西亚两河流域的伊拉克是个历史文明十分悠久的国家,它曾是下列哪些政权的政治中心( )
①古巴比伦王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古罗马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①古巴比伦王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古罗马帝国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11.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
14.
2012年美国驻阿富汗士兵焚烧《古兰经》和一部亵渎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引发了全球穆斯林民众大规模的反美抗议活动。将《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作为精神源泉的宗教是( )
A.佛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道教 |
20.
诗文名句填空。
①曲径通幽处,{#blank#}1{#/blank#}。(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blank#}2{#/blank#},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blank#}3{#/blank#}。(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blank#}4{#/blank#},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⑤盈盈一水间,{#blank#}5{#/blank#}。(《迢迢牵牛星》)
⑥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从嗅觉和听觉上表现乡村清幽恬静的景象、表达丰收喜悦的句子是{#blank#}6{#/blank#},{#blank#}7{#/blank#}。
⑦中庭地白树栖鸦,{#blank#}8{#/blank#}。{#blank#}9{#/blank#},{#blank#}10{#/blank#}。(王建《十五夜望月》)
⑧折戟沉沙铁未销,{#blank#}11{#/blank#}。{#blank#}12{#/blank#},{#blank#}13{#/blank#}。(杜牧《赤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