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南国中英文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9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是哪国的建筑?金字塔在该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 法典明确规定: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
(2)材料二中的法典有何地位?根据材料一中法典的内容,概括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 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制度?它将印度社会分成哪几个等级?
(4)上述文明有何共同特征?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1)材料一的谚语和示意图A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从示意图A中能看出这一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材料一的示意图B反映的是哪国在哪一时期开始实行的制度?这一制度的维系纽带和主从关系与示意图A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不同?
(3)依据材料二,指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

2.选择题(共27题)

3.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10岁雅典男童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D.来自波斯的商人
4.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A.庄园
B.手工工场
C.大种植园
D.人民公社
5.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6.
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中古阿拉伯国家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7.
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族王子释迦牟尼苦行修道,7年后,终于悟道成佛,创立了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8.
拜占庭帝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国家D.阿拉伯国家
9.
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古中国--种姓制度
B.古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
C.古印度--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D.古巴比伦--甲骨文、青铜器
10.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B.公平性C.随意性D.民主性
11.
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A.古埃及金字塔
B.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古印度佛教
D.古印度种姓制度
12.
下图中的古老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它曾记载了哪一文明古国的历史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王国C.古代印度D.中国
13.
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的是
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佛教
14.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15.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面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材料中的“人民”应该指
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雅典居民C.全体希腊人D.外邦人
16.
“阿拉伯数字”非常重要,现实社会中的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它,它的发明和传播。不仅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多方便,而它的真正发明者是
A. 阿拉伯人 B. 古代印度人   C. 古希腊人 D. 古代罗马人
17.
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A. 法制严明 B. 政治民主 C. 经济发达 D. 文化繁荣
18.
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与公元元年的确定有关的宗教创始人是
A. 汉谟拉比
B. 穆罕默德
C. 耶稣
D. 乔达摩•悉达多
19.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
C.进行大化改新
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20.
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
A.罗马帝国B.罗马共和国
C.波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2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图是哪个宗教的著名活动场所?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22.
世界文明可分为东西方两大体系,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为东方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文明。以下对这两种文明不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方文明都发源于亚洲,西方文明都发源于欧洲
B.东方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西方文明是民主政治
C.东方文明发明于大河流域,西方文明发源于沿海或海洋
D.东方文明以农耕为主,西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23.
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4.
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工业革命
25.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A.中国    B. 巴勒斯坦地区
B.阿拉伯半岛   D. 古印度
26.
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27.男生27人,女生2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blank#}1{#/blank#},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blank#}2{#/blank#}。
28.男生27人,女生28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blank#}1{#/blank#},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blank#}2{#/blank#}。
29.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上。在西欧封建时代,经常会有人因思想或学术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这种现象说明了()
A.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西欧封建国家内部管理权力分散
D.西欧封建制度等级森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