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49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某中学高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经济政策”,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卡片一:

卡片二:

卡片三:

卡片四:

(1)根据卡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卡二并结合所学,解读卡片二中的三个历史事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3)根据卡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共八大的正确性体现在哪里,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八大正确决策没有贯彻执行后,经济政策的变化?
(4)根据卡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两种经济政策的认识?

2.单选题(共22题)

2.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3.
湖南省博物馆曾复制总重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但复制品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经过专家研究发现,现在的蚕宝宝比西汉时的要肥胖,吐出的丝明显要粗、重。于是专家们着手培育一种小巧苗条的蚕,再用其丝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复制品。这个案例不能说明
A.汉代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B.西汉的素纱襌衣是纺织史上的瑰宝
C.汉代统治者极尽奢靡之能事
D.文物复制是尊重历史的综合性工程
4.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
5.
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原因的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西欧生产力发展--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商品价格猛涨
6.
学者约翰·希克斯说:“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现代工业与以手工工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的本质区别是
A.榨取工人剩余价值
B.雇佣自由劳动力
C.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D.分工协作的形成
7.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A.蒸汽机B.电灯C.飞机D.人造卫星
8.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到17、18世纪,其殖民扩张活动更加剧烈,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6世纪掌握由印度洋通往大西洋交通咽喉的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9.
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l876年,《河流防污法》。其主要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10.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1.
1912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写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无效”的原因是
A.科技落后的制约
B.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官僚资本的垄断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12.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奖励发展实业
B.自强不息的实业救国精神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
D.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3.
1873年,唐廷枢辞去待遇极厚的买办,担任困难重重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致张振勋信解释其原因称“观应前闻唐君景星云,伊昔年由沪返港,其船避风,(洋)船主限每客水一铁壳,约重一磅,日中解渴洗面均在内。唯船中有羊百余头,自然满桶水任其饮,待人不如羊,殊为可恨”。材料反映出洋务派的形成
A.为了抵御西方文化入侵
B.为了与洋人争夺权益
C.得益于买办阶级的转化
D.因民族自尊受到伤害
14.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
15.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表明洋务运动
A.增强了封建统治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D.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6.
经济学家厉以宁1959年作诗:“高炉余火映红霞,农舍停炊社即家。岂止城中遭苦雨,溪头荠菜不开花。”该诗体现了他对
A.经济体制改革弊端的深入反思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赞美
C.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热切期待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刻忧虑
17.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画中题诗:“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中的浮夸行为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
D.农业合作化的丰硕成果
18.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地动员劳力,实现了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大跃进”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
1978年-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000亿元
7.18倍

国民收入
17400亿元
5.78倍
48.6倍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A.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20.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①农村经营权发生变化
②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
2013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的著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对外开放的辉煌成就
C.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与发展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22.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23.
下列所示为反映近代德国城市化进程的“1871—1910年德国城乡人口变化对比表”。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历史原因有

①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②电力逐渐应用于城市公用事业
③信息技术在城市中的普及
④农业的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所需人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选择题(共3题)

24.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的物块B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此刻小车对物块B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

25.

直接写出得数。

0×53={#blank#}1{#/blank#}        

66÷6={#blank#}2{#/blank#}               

60×2={#blank#}3{#/blank#}           

48÷4={#blank#}4{#/blank#}

0÷9={#blank#}5{#/blank#}             

606÷6={#blank#}6{#/blank#}             

60÷2={#blank#}7{#/blank#}         

408÷4={#blank#}8{#/blank#}

26.

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