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佛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他能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所以才能成就佛道。
﹣﹣《舍得》
材料二 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
﹣﹣《圣经•玛窦福音》
材料三 伊斯兰,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伊斯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发展着。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佛陀”是谁的尊称?该材料反映了佛教宣扬的什么教义?
(2)据材料二推论,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来世就可获得什么?该宗教最早产生于什么地区?
(3)据材料三,指出伊斯兰教信奉什么神灵?它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对阿拉伯地区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宗教作用的认识。
材料一 佛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为他能割肉喂鹰,舍身饲虎,所以才能成就佛道。
﹣﹣《舍得》
材料二 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掌击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你们悔改吧!因为天国临近了。”
﹣﹣《圣经•玛窦福音》
材料三 伊斯兰,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伊斯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在世界范围发展着。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佛陀”是谁的尊称?该材料反映了佛教宣扬的什么教义?
(2)据材料二推论,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来世就可获得什么?该宗教最早产生于什么地区?
(3)据材料三,指出伊斯兰教信奉什么神灵?它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对阿拉伯地区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宗教作用的认识。
2.
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泉,不仅留下了许多建筑、雕塑、陶器,更重要的是其深远的文化影响,民主制度就源自古希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地区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希腊人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卫的高地附近。高地上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称为“城邦”。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殉国将士葬礼”中的“国”代指哪个城邦?它的政体有何特点?结合伯里克利改革内容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辩证地看待古希腊民主政治?
材料一 希腊地区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希腊人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卫的高地附近。高地上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称为“城邦”。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在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殉国将士葬礼”中的“国”代指哪个城邦?它的政体有何特点?结合伯里克利改革内容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辩证地看待古希腊民主政治?
3.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共同推动了欧洲由中世纪走向近代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佛罗伦萨贵族阿尔贝蒂(1404﹣1472 年)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证实了这一格言。他作为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为“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生活哲学?该观念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麦哲伦船队先后穿越了哪三大海洋?这次航行在人类航海史上有何伟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之间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 佛罗伦萨贵族阿尔贝蒂(1404﹣1472 年)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证实了这一格言。他作为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为“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生活哲学?该观念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麦哲伦船队先后穿越了哪三大海洋?这次航行在人类航海史上有何伟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之间关系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0题)
4.
13世纪法国乡村的一处庄园里,某佃户为庆祝节日,将小麦背到了庄园外的一个磨坊磨成了面粉。该佃户可能面临( )
A.当地主教惩罚,剥夺自由 |
B.庄园法庭审判,处以罚金 |
C.当地主教审判,没收份地 |
D.庄园领主惩罚,劳动3天 |
5.
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 )
A.免赋税特权 | B.司法特权 | C.教育自主权 | D.信仰自由权 |
6.
《十二铜表法》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公民大会行使司法权 |
B.该法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
C.该法不保护罗马平民利益 |
D.该法一定程度遏制了贵族特权 |
8.
公元 6 世纪末,法兰克国王奇尔佩里克一世这样说到:我们先辈常常靠上帝的帮助用剑和盾牌去征服敌方的人。要是我们不怕上帝,不敬奉上帝,胜利不会是我们的。 由此可见( )
A.法兰克人创立了基督教 | B.罗马教皇是国王的封君 |
C.法兰克国王推崇基督教 | D.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
9.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对此谚语理解明显错误的是( )
选项 | 城市发展概况 |
A | 城市居民拥有更多自由发展机会 |
B | 城市完全摆脱国王控制实现自治 |
C | 农奴进城住满 101 天可获得自由 |
D | 城市居民通过金钱赎买争取自治 |
A.A | B.B | C.C | D.D |
10.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杰出人物引领着历史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史实搭配错误的是( )
A.亚历山大﹣﹣打败波斯,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
B.凯撒﹣﹣颁布《十二铜表法》,建立罗马共和国 |
C.屋大维﹣﹣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 |
D.查士丁尼﹣﹣组建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
11.
史学家张传玺的书中写到: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十三次,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化改新”政治上受中国律令制度影响,表现为( )
A.实行将军幕府统治 |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C.按血缘建立武士团 | D.授田农民统一赋税 |
12.
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于 10 世纪。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 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据此判断,市民阶级( )
A.拥护王权,反对城市自治 |
B.逐渐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 |
C.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 |
D.已经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 |
14.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法典( )
A.不保护手工业者利益 | B.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D.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
15.
文韬同学在笔记中记录了如下关键语句:“大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历时十年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其东征具有侵略性质”。他学习的内容应该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 B.希腊与波斯战争 |
C.屋大维的东征 | D.阿拉伯帝国扩张 |
20.
下图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蒙娜丽莎》。画像中的梦娜丽莎直视着画家,嘴角含着一丝微笑,近乎神秘,如同教堂里的圣像被焚香环绕一般。该画反映出当时艺术家们宣扬( )


A.理性主义 | B.浪漫主义 | C.人文主义 | D.神权思想 |
21.
“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已具备。”欧洲已具备的“客观条件”中,由中国发明的是( )
A.地圆学说流传 | B.造船技术突破 |
C.航海技术高超 | D.指南针用于导航 |
22.
下侧的木雕画最先出现在 1493 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的封面上。仔细观察木雕,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坐在左边,正在指挥一位航海家和他的三艘帆船驶向一个小岛。几乎全裸的土著人似乎正纷纷逃离。这位航海家是( )


A.麦哲伦 | B.哥伦布 | C.迪亚士 | D.达•伽马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