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四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9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0

1.综合题(共1题)

1.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是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我校初三同学近期的研究课题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他们搜集到了以下材料,请你和他们一起来探究。
材料一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是图1历史人物的名言。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暂的一生,就太长了”是图2历史人物的名言。

(1)依据材料一,归纳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名言体现的共同思想主张。
材料二 在哥伦布跨越大西洋带来意外收获的同时,达·伽马取得了哥伦布未能取得的成就——他发现了驶往亚洲的海上通道。之后,费迪南·麦哲伦史诗般的航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抵达菲律宾和香料群岛。
1571年,西班牙人建造了马尼拉城,由此改变了环球贸易的格局。西班牙人的初衷只想建立一个获取香料的基地,但它很快发展成了一座大城市,一个亚洲与美洲之间的联络点。现在,货物无须先经过欧洲,而是直接跨越太平洋运达,用来支付的白银也同样不需要绕道。马尼拉成了可以买到各种商品的贸易中心。据1600年左右该城的一位高级官员称,如果要把市场上能买到的东西全部罗列出来,那将“永远也写不完,纸都不够用”。用当代评论家的话说,马尼拉应该算是“世界上首座全球性城市”。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部全新的世界史》
(2)依据材料二,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达·伽马开辟了欧洲人驶往亚洲的海上新航路。
②哥伦布成功抵达了菲律宾和香料群岛。
③马尼拉城建造后很快成为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络点。
④新航路开辟使世界上原来彼此隔绝的地区逐渐沟通起来。
材料三  15世纪以来,地圆学说日益流行,西欧的地图绘制技术已经很先进,较易操作的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已经出现,罗盘已在海船上普遍使用,而且由于海船装上了火炮,军事能力大大增强,使海洋探险家信心倍增。
15世纪,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从欧洲一直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美洲中部一些地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船队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农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玉米传播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和东南亚;马铃薯传播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美洲的农产品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3)依据材料三,完成知识梳理。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事例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①罗盘已在海船上普遍使用②远洋航行的海船已经出现……


 
材料四
 

贩奴者押送新虏获的非洲人前往海岸的奴隶市场
由于美洲劳动力不足,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多年时间里,奴隶贩子疯狂贩卖黑奴。满载着火器、机械制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4)阅读材料四
①判断下图中符合材料四描述的历史现象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②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请运用材料四中的史实来说明马克思的观点。
材料五
代表法律文件名称的序号
法律文件内容节选
A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B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C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D
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5)依据“法律文件内容节选”,把“代表法律文件名称的序号”与下列“法律文件的影响”相对应。
颁布于17世纪晚期,以此为基础,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六

(6)华盛顿纪念碑是美国人民为了纪念华盛顿的伟业而建造的。请结合所学,为华盛顿能享有如此荣耀提供证据。
材料七 世界近代史上民主政治的重大事件如下:
①戊戌变法②美国独立战争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④法国大革命
(7)各国开始追求民主政治的时间先后不同,请按照时间顺序,将材料七中的革命或改革进行排序: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8)观点评说
我的英名并不是40次胜仗堆积出来的,也并非因为各国君王必须屈从于我的意志。滑铁卢一役就足以将这些一笔勾销。青史留名的是我的法典……我的法典简明却更完备。
——拿破仑
依据材料,概括拿破仑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选择题(共79题)

2.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该学者
A.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原因
B.介绍了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
C.分析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D.指出了亚历山大东征的野蛮
3.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B.表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公正与客观
C.折射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4.
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是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D.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5.
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是
A.唐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
下面叙述内容为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A.先后派遣19次“遣唐使”
B.从制度、文艺等方面向唐朝学习
C.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D.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7.
下列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把中国的造纸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②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③《医学集成》《医典》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④撰写了《马可·波罗行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
9.
阿拉伯文化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原创的是
A.
B.
C.
D.
10.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①大多数贵族抵押自己经营不善的地产,以偿还债务
②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环节
③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
④富裕农民逐渐占有了全部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下面是小宇制作的关于某一学习主题的知识卡片内容。其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主题:?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主题:?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A.西欧庄园
B.租地农场
C.分散的手工工场
D.集中的手工工场
12.
下面材料反映的是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13.
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的是
A.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B.选拔官吏的需要
C.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D.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14.
下面材料评价了西欧中世纪大学的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突破了教会对思想与文化的垄断,有利于世俗文化的发展,为中世纪西欧社会培养了实用的人才,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进步。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突破了教会对思想与文化的垄断,有利于世俗文化的发展,为中世纪西欧社会培养了实用的人才,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进步。
A.课程
B.进步性
C.局限性
D.性质
15.
课间,小阳和小卓展开了热烈讨论,内容涉及封君封臣制、庄园、城市自治、大学兴起。由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A.上古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中世纪的西欧
D.亚洲封建时代
16.
下列人物为罗马法律的修订、完善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查理曼
B.亚历山大
C.查士丁
D.查士丁尼
17.
中世纪初期,当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成为支离破碎的众多王国时,东半部却顶住了冲击继续存在了近一千年,直到1453年首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此材料描述的“东半部”国家是
A.查理曼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8.
下列对东罗马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②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③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④对东亚文化影响巨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罗马民法大全》包括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典》
④《法理概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
《罗马民法大全》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偷走,租马的人必须按这匹马的价钱赔偿给马的主人。由此可见,《罗马民法大全》
A.注重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B.重视证据的重要性
C.具有缜密的法律体系
D.保护个人所有财产
21.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唐朝典章制度进行了改革。当时的统治者是
A.孝德天皇
B.昭和天皇
C.孝明天皇
D.明治天皇
22.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关于自由和自治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世界通史》
①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唯一手段是武力斗争
②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
③在完全自治的城市里,领主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④威尼斯、巴黎都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3.
谚语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下列谚语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制度的是
A.条条大路通罗马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24.
西欧的封君封臣制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5.
扑克牌红桃K人物的原型是查理大帝。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是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②征收“十一税”
③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④实行严格限制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其兴起的时间是
A.公元前9世纪
B.1世纪
C.9世纪
D.11世纪
27.
下图为“法国中世纪庄园(局部)(绘画)”,在其中工作的主要劳动力是

①奴隶
②农奴
③农民
④领主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④
28.
下面材料说明,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
13世纪的庄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13世纪的庄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A.处以罚金
B.送入监狱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庄园
29.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庄园法庭由领主主持——法庭不保护佃户权利
B.佃户拥有自己的份地——佃户不用向领主缴纳地租
C.庄园内有住房、耕地、池塘——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D.领主不能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保护
30.
一份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
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
B.修道院的教士们贪得无厌
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地租
31.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庄园主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32.
下面图片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以下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与西周的分封制本质相同
B.一个人不能既是封君又是封臣
C.封君和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明确了封君与封臣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3.
小轩想对照一幅古希腊著名建筑的图片来进行临摹,以下图片素材可供他参考的是
A.帕特农神庙
B.大竞技场
C.金字塔
D.万神庙
34.
下面雕塑蕴含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该国诞生于台伯河畔,它是
A.迦太基
B.罗马城邦
C.雅典城邦
D.斯巴达
35.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的建立者是
A.亚历山大
B.查理曼
C.屋大维
D.查士丁尼
36.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列建筑中属于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的是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37.
下列国家的版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法兰克王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8.
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是古罗马的儒略历。命人制定儒略历的是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39.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王国的建立者是(  )
A.克洛维B.查理曼C.君士坦丁D.查士丁尼
40.
小蹇学完世界古代史后制作了下面这幅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应是
A.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波兰
B.东罗马帝国、波斯帝国、英格兰
C.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威尔士
D.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
41.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罗马
B.古代日本
C.古代埃及
D.中古欧洲
42.
下面人物曾受教于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他历经10年征战,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查理曼
43.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此规定反映了
A.该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B.该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该国对奴隶非常残忍
D.该国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
44.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阿育王是该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按照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阿育王属于
A.吠舍
B.婆罗门
C.首陀罗
D.刹帝利
45.
下图所示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印度人、阿拉伯人
B.阿拉伯人、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阿拉伯人
D.阿拉伯人、苏美尔人
46.
关于下图中的A地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造了金字塔
B.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C.实行种姓制度
D.铸造了司母戊鼎
47.
观察下图,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是
A.高山文明
B.海洋文明
C.大河文明
D.工业文明
48.
下列古代文明中,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巴比伦
49.
关于古希腊文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地区
②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③伯里克利时期雅典达到全盛
④雅典妇女和外邦人可参与公民大会投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0.
下图人物出身雅典名门,在其主政时期,扩大公民的权利,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当时能就立法、司法等事务做出决策的机构是
A.陪审法庭
B.人民代表大会
C.四百人议事会
D.公民大会
5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
 

下图为雅克·路易·大卫的著名绘画作品《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是雅典公民,他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来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他要求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而对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制提出异议。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
 
A.公正性
B.进步性
C.开放性
D.局限性
52.
下图所示文物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与其相关的统治者是汉谟拉比
②其上的文字内容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③可以通过它来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④其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3.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尼罗河是古代埃及文明的礼物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势力范围
C.古代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很好
D.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54.
对下图所示历史遗迹解读正确的是

①它们是法老的陵墓
②它们是古印度文明的象征
③最大一座的主人是哈佛拉
④反映了国王的无限权力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55.
下图文物可作为第一手史料来研究
 

图中的泥版出土于今伊拉克南部,距今(2018年)已有5000多年,内容记录的是啤酒的分配。上面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被称为“楔形文字”。
 
A.尼罗河流域文明
B.两河流域文明
C.印度河流域文明
D.爱琴海地区文明
56.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是这样描述庄园的:“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这表明中世纪庄园
A.商品经济发达
B.以自耕农为主体
C.严格禁止竞争
D.基本自给自足
57.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58.
如图所示,漫画反映出古代雅典
A.通过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
B.重视教育并鼓励学术研究
C.所有居民都有参政的权利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59.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C.封建主对市民的剥削加重
D.加速了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60.
观察下图,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汉朝
B.三国
C.晋朝
D.隋朝
61.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62.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63.

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100N的斜面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0N的小球,斜面体和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4.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花生、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结合下图判断,为开通美洲到吕宋的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5.
“乘船在悲惨的中程航段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的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三角贸易
C.英国走私鸦片
D.达·迦马到达印度
66.
充满血腥味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是(  )
A.改变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B.世界日益连为一个整体
C.打破了各地区的孤立状态
D.殖民掠夺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
67.
下面文字内容来自于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68.
下图反映了近代某国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
A.成为亚洲强国
B.取得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走上了殖民道路
69.
某同学在复习整理跨入近代社会这一单元时,列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都在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
②革命都以暴力方式进行
③都由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0.
下图是小瀚的课堂笔记,其内容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颁布《大宪章》
B.光荣革命
C.攻占巴士底狱
D.颁布《权利法案》
71.
下列发生在独立战争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萨拉托加大捷
③《独立宣言》发表
④约克镇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72.
美国独立战争同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因为
①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
②美国赢得了国家独立
③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④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73.
下列话语与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相违背的是
A.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C.世界上的知识在上帝看来就是愚蠢
D.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美德和知识
74.
下列作品在纪念莎士比亚的活动中最有可能演出的是
①《神曲》
②《蒙娜丽莎》
③《罗密欧和朱丽叶》
④《哈姆雷特》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5.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
A.《复活》
B.《哈姆雷特》
C.《奥赛罗》
D.《神曲》
76.
1493年,一封发自西班牙的信件中说:“有个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人,航行到了地球另一端,直抵印度附近地区一一至少他这么认为。”信中的“地球另一端”实际是
A.美洲
B.大洋洲
C.亚洲
D.非洲
77.
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这说明美国政治体制是通过( )
A.立法确立B.会议形成C.总统确定D.人民决定
78.
下列人物传记,能反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9.
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80.
“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
A.三级会议的召开B.攻占巴士底狱
C.罗伯斯庇尔掌权D.处死路易十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7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