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世界历史过程中,专制逐渐被民主取代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在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极少数人,而是被全体人民所掌握。
﹣﹣伯利克里
材料三: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经这样演讲: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
材料四: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1776年7.4日颁布的某一文件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建筑物是哪些人权力的象征?图二上刻的条文是为了维护哪些人的利益?我们把这些条文合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描绘的现象发生在哪个城邦国家?如何正确理解伯利克里所说的话?
(3)材料三中英国国王不能随意进入某间房屋,这是因为英国确立了哪一政体?该政体是由哪一文献确立?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四选自哪一文件?分析材料,你认为文件中的制定者们受到了哪一思想运动中的哪种思想主张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与以上材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权力归属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极少数人,而是被全体人民所掌握。
﹣﹣伯利克里
材料三: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曾经这样演讲: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这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
材料四: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1776年7.4日颁布的某一文件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建筑物是哪些人权力的象征?图二上刻的条文是为了维护哪些人的利益?我们把这些条文合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描绘的现象发生在哪个城邦国家?如何正确理解伯利克里所说的话?
(3)材料三中英国国王不能随意进入某间房屋,这是因为英国确立了哪一政体?该政体是由哪一文献确立?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四选自哪一文件?分析材料,你认为文件中的制定者们受到了哪一思想运动中的哪种思想主张的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与以上材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权力归属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扩展是世界近代史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 14—18世纪,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时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材料四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重大事件的世界意义。
(2)材料二中“时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两个基本因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5)借鉴英国、美国历史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请你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 14—18世纪,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时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材料三 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制度,这个制度保证让社会……最大程度发挥创造力;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纺纱机,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材料四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重大事件的世界意义。
(2)材料二中“时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英国表现为什么形式?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两个基本因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5)借鉴英国、美国历史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请你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3.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是?
(2)近代英国的崛起,关键在于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和经济领域的变革,创新和变革的途径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3)18世纪美国在谁的领导下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除此之外他还有何功绩?请你谈谈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4)英、美国家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是?
(2)近代英国的崛起,关键在于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创新和经济领域的变革,创新和变革的途径分别指哪两次革命?
(3)18世纪美国在谁的领导下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除此之外他还有何功绩?请你谈谈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4)英、美国家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24题)
7.
《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该观点认为《十二铜表法》
A.平民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 B.彻底否定了世袭贵族特权 |
C.罗马法进人到成文法时代 | D.极大地维护了公民的权利 |
10.
伊斯兰教的历法把622年定为元年,这是为了纪念穆罕默德在这一年( )
A.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政权 | B.使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
C.使各部落承认了他的独尊地位 | D.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
11.
如下图:石瓶是古埃及阿蒙荷特普三世王后提伊的物品,用于盛化妆品或油膏,瓶身上有王后和国王的名字,写在椭圆形的圈框里,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 )


A.楔形文字 | B.象形文字 | C.拉丁文字 | D.字母文字 |
15.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伟大之处是
①《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被贵族曲解和滥用
②《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③“儒略历”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①《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被贵族曲解和滥用
②《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③“儒略历”成为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罗马帝国的法学家们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18.
马克思说:“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现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村中资本主义关系出现标志着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
B.大批破产农民沦为雇农,改变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
C.农业资本家租来土地,雇佣农业工人耕种,并进行资本主义经营,冲击了旧的生产方式 |
D.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农村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瓦解了农村的封建关系 |
20.
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
②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③古埃及的科技文化成就以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的成就最为突出
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①古埃及文明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
②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③古埃及的科技文化成就以天文学、数学和医学的成就最为突出
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3.
美国前文化顾问委员会主席沙利文曾抗议美国军方在伊拉克战争中没有能够阻止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到洗劫。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是世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在馆中存放着很多历史珍品。以下哪个文明古国的文物最有可能保存在此博物馆中( )
A.古代埃及 | B.古代中国 | C.古代印度 | D.古巴比伦 |
24.
“租地农场的规模大了之后,租地农场主一家的劳动力不足,需要雇工帮忙。”材料反映了
A.租地农场不断瓦解着封建经济 |
B.租地农场的雇佣关系属于封建性质 |
C.租地农场产生较早、发展比较典型的国家是西班牙 |
D.租地农场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 |
26.
“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的教皇预留的位置;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