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福建省平潭县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9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5

1.判断题(共1题)

1.
辨析题:
小世对小界说:你若实地考察古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应到意大利。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时期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地球的了解,使他们走出欧洲成为可能。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对欧洲人的海外探险起了重要作用。从15世纪开始,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两百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

——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依仗工业化时代迅速增强的优势,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摘编自许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洲人海外探险”的条件。(两点即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图片命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并指出他的航线。(填图片中的序号即可)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人海外探险、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这就是根本区别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君主立宪制的根本属性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之一。实践表明,它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

材料二 宣言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宣布一切人都具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宣言宣布各殖民地已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切断与英国的一些从属关系。它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对争取独立战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1787年制定出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标志。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宣言的名称,根据材料指出宣言发表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两点即可)
4.
材料论述题:

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选择题(共34题)

5.
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D.明治维新
6.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A.民族融合B.文明交流C.习俗差异D.国家冲突
7.
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伊斯兰教有关的是
A.B.
C.D.
8.
《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朝觐圣地的制度,对于凝聚全世界的穆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这种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能一次长途旅行。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旅行”的圣地是
A.印度B.雅典C.罗马D.麦加
9.
公元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法,以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为公元元年。据按所学知识推算,2017年是
A.21世纪70年代B.17世纪20年代
C.20世纪末D.21世纪初
10.
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下图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
C.牛顿D.爱迪生
11.
有一个旅游团想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最佳旅游的目的地是
A.意大利B.罗马C.希腊D.英国
12.
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了在中世纪的欧洲
A.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B.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C.国王软弱无能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13.
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A.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14.
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15.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6.
“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服从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A.古印度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埃及奴隶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7.
西方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创造金字塔的国度是( )
A. 中国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埃及
18.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9.
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B.
C.D.
20.
马拉松赛跑已在云南多个城市举办,越来越多的发挥着凝聚公众的纽带作用。与马拉松赛跑起源相关的是(  )
A. 琅城起义 B. 希波战争 C. 亚历山大东征 D. 布匿战争
21.
产生于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的宗教是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22.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23.
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曾在元朝生活十几年,后来回到欧洲。他的经历和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他是()
A. 亚历山大 B. 马可·波罗
C. 麦哲伦 D. 利玛窦
24.
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有关的宗教是()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佛教    D. 道教
25.“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26.“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27.“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28.
西方国家有很多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就是其中之一,与圣诞节相关的宗教是()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29.已知点 (x,y) 满足不等式组 {x4y+302xy103x+2y190  ,则 z=x2y 的最大值为(   )
30.
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 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
A.现实主义B.理性主义C.人文主义D.蒙昧主义
31.
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事件是
A.议会的重新召开B.查理一世处死
C.成立共和国D.发动光荣革命
32.
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200多年前,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做了这件“破天荒”大事的英雄人物是
A.华盛顿B.林肯
C.罗斯福D.克伦威尔
33.
“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促使人们思想的解放。这是描述文艺复兴的
A.背景B.内容C.经过D.影响
34.
“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
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哥白尼
35.
14—16世纪被世人认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是指(  )
A.资本主义萌芽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
3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国王
A. 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 可以随意废除法律
C. 权利受到了明显限制 D. 丧失一切政治权利
37.
阅读右边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英国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美国南北战争
38.
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的一座纪念碑上刻有这样的文字:“遂首次完成地球之环航。”碑文纪念的人物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