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3题)
6.
一般来说,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两种基本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建构了不同文明的乐章。
材料一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不少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西亚文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2)材料二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什么人?请举例说明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
(3)今天我们称美洲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称那里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这一历史误会与谁有关?指了他在材料三中航行路线的代码。
(4)新航路开辟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一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不少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西亚文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2)材料二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指什么人?请举例说明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
(3)今天我们称美洲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称那里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这一历史误会与谁有关?指了他在材料三中航行路线的代码。
(4)新航路开辟有何重大影响?
7.
阅读下列材料:

(2)美国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你认为刻在铭板上的文件,符合上述哪一材料的内容?该文献的名字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有什么意义?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哪一种政治制度?是通过哪一法律文件制定的?
(4)材料四来自哪份文件?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
(5)上述材料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们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些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些完全废止。
材料三:

材料四: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请回答:(1)当今英国的国王统而不治、首相领导的议会掌握最高权力。这一政治现象源于上述哪一材料?该材料的名称是什么?从材料分析判断,英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2)美国自由女神像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你认为刻在铭板上的文件,符合上述哪一材料的内容?该文献的名字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有什么意义?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美国哪一种政治制度?是通过哪一法律文件制定的?
(4)材料四来自哪份文件?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
(5)上述材料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们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8.
阅读下列材料:

(2)材料二的这部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这部作品体现了什么精神思想?
(3)从材料三看,“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应开始于哪项发明?发明者是谁?发生在哪项运动中?
材料一:恩格斯说:“(但丁)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材料二:

材料三: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英国通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新时代”指什么时代?开始于什么地方(国家)?被称为什么运动?(2)材料二的这部作品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这部作品体现了什么精神思想?
(3)从材料三看,“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应开始于哪项发明?发明者是谁?发生在哪项运动中?
3.选择题- (共32题)
10.
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游遍大江南北,其游记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玫丽迷人的东方文化交流。这位旅行家是( )
A.马可·波罗 | B.徐霞客 | C.张骞 | D.哥伦布 |
12.
文化与艺术、信仰与科技造就的神奇——灵山成为无锡城市名片,无处不在的信仰精神与感化力量传递给我们浓郁的宗教气息。灵山大佛展现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 )
A.佛教 | B.基督教 |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
13.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
A.《荷马史诗》 | B.《天方夜谭》 | C.《神曲》 | D.《哈姆雷特》 |
15.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
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
C.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
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
16.
“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他们( )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 | B.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
C.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 | 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
26.
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重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B.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
C.约克镇大捷 | D.拿破仑发动政变 |
30.
某班同学编写历史剧剧本《哥伦布》,以下是他们查阅的资料。你认为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哥伦布及其船队经过70多天的航行,终于到达印度和中国 |
B.哥伦布及其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而他认为到达的是印度 |
C.哥伦布及其船队经历了千难万险,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
D.哥伦布及其船队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最终发现了新大陆 |
33.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 | B.发现了美洲大陆 |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 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
34.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是欧洲范围内的革命。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这里的“新政治制度”指的是 ( )
A.奴隶制度 | B.封建制度 |
C.资本主义制度 | D.社会主义制度 |
36.
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 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 |
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37.
假期小丁去美国旅游,在美国一地方,他看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坚守阵地,就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在这儿开始吧!”碑文中的“这儿”是指
A.萨拉托加 | B.约克镇 |
C.来克星顿 | D.纽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