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87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4

1.综合题(共2题)

1.
人类文明存在多元性、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大河流域文明

材料二:

问题一:材料一中,图所示地图中字母A代表的文明古国在法律方面有何文明成就?图2所示帝国的疆域何时发展成这样?材料一中两个相关文明国家在采用的社会制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材料二中图3所示事件对世界文明有何影响?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年)
1770
1800
1860
英国煤(万吨)
600
1200
1861
英国铁产量(万吨)
5
13
380
 

——依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材料二: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在美国和德国尤为突出。……垄断组织还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积极向外侵略扩张,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

材料四:在1945年,学校中的所有师生都死于核爆炸,只有一名学生幸免。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忙的式城市,但轰炸过后,这里被夷为平地,到处都是一片焦黑,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几株枯萎的树木。长崎是下一个目标在对这里进行攻击之前,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说过:“那些可怜的小人物,那些可怜的小人物啊。”

——改——编自《BBC世界史》

问题一:材料一表格反映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该历史事件最早在英国发生,政治方面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了该历史事件带来的哪一影响?
问题二:材料二所述变化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开始出现的?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向外侵略扩张”的德国主要与哪一国产生了矛盾并最终导致了哪一战争的爆发?
问题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是什么?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除了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以外,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什么变化?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这里”是哪一城市?该城市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遇到如此遭遇?
问题五:综上所述,你如何看待科技的发展?(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

2.选择题(共24题)

3.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4.
如图是古代四大文明分布示意图,C处所在地区代表性的文化是
A.基督教
B.金字塔
C.种姓制度
D.青铜器
5.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6.
拉丁语是古代罗马人使用的语言,现在很多语种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等都从拉丁语衍化而来。这说明
A.古罗马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B.古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C.古罗马人有很强的语言天赋
D.古罗马的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地区
7.
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在教会的帮助下篡位成功。为表感恩之情,他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人,并把罗马到拉凡那的一片土地奉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说明
A.中世纪基督教会的发展与封建王权联系密切
B.教皇的魅力很大
C.中世纪的基督教会加紧对人民进行精神统治
D.丕平懂得知恩图报
8.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下列哪一文件的发表?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录宣言》
D.《论联合政府》
9.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开议会
②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③光荣革命
④克伦威尔任“护国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0.
如图所示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11.
下列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776年的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战争的开始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C.美国独立战争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战争过程中,美国制定了宪法
12.
他真名是弗朗西斯﹣马利,阿鲁埃:他主张由开明君主执政,曾为法国、普鲁士的君主所抓捕他在《哲学通信》中猛烈抨击了天主教思想家帕斯卡尔,这部著作被人称为扔向君主专制的第一枚炸弹;他的笔名比真名更为人们熟悉,他的笔名是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狄德罗
13.
对比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A.都兴起于法国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C.核心思想都是人文主义
D.都宣扬自由平等民主
14.
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
A.美国已经诞生了
B.《人权宣言》已经发表
C.日本还处在幕府的统治之下
D.牛顿还未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15.
在一封写于战争爆发初期的信中,林肯声称:“我最重要的目标是努力捍卫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可以挽救联邦,我宁愿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1862年,林肯告诉他的内阁,解放奴隶成了“一种军事需要……我们必须解放奴隶否则我们的力量将会减弱。”上述材料说明
A.林肯始终主张必须立即废除奴隶制
B.林肯思想的转变与战场上北方军队的失败有关
C.美国南北战争双方的矛盾主要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D.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6.
“一块国土不能有两个统治者,一个家庭也不能有两个家长,将行政和司法归还给这个统治者最为合理公道…显然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法令法规,将政治权力归还朝延,…”于是,日本采取的做法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允许土地买卖
C.加强中央集权
D.提倡“文明开化
17.
下列关于英、法、美、日四国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18、19世纪
B.都使本国摆脱了殖民地的束缚
C.都强化了专制统治
D.都帮助本国开展了近代化的步伐
18.
西红柿,又称番茄,原产美洲,1523年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随后传到意大利、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被视为观赏植物。上述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使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
C.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
D.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
19.
“城市社会的复兴在意大利最为明显,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参与到地中海沿岸的贸易网络中去。”下列城市发展史上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A.牛津
B.威尼斯
C.曼彻斯特
D.琅城
20.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转移到
A.地中海区域大西洋沿岸
B.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
C.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
D.地中海区域太平洋沿岸
21.
“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的舞台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显得突出许多。”是因为法国大革命
①首创君主立宪制政体
②颁布了《1787年联邦宪法》
③受启蒙思想影响更深远
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
以下条约中,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是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D.《雅尔塔协定》
2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3、24题(注: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
100
86.5
74.8
63.8
 
世界国际贸易(亿美元)
686
556
397
269
242
 
上述数据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1924——1928年
B.1929——1933年
C.1934——1938年
D.1939——1943年
2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3、24题(注: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
100
86.5
74.8
63.8
 
世界国际贸易(亿美元)
686
556
397
269
242
 
为面对这一局面,不同国家采用了不同的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当时美国的是
A.建立法西斯专制
B.屠杀犹太人
C.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D.转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5.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一共同体后来发展成为(  )
A.欧盟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D.北约
26.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善了什么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A.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接受美国的援助
C.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D.社会保障制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