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86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0

1.综合题(共4题)

1.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广阔的海外市场等因素推动英国于18世纪中期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的工厂纷纷建立,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催生了新型交通工具。
(1)当时工厂普遍采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18世纪中期的工厂与中世纪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展示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动力机器的应用?
材料三: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车、汽车、铁制轮船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无线电、电报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基础。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为全球化提供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哪些具体表现?
材料四:工业革命大量使用煤炭,由于没有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煤燃烧时释放出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一批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工厂,将工业污水和废弃物排入河中,造成河水黝黑、发臭,令人作呕。钢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森林大肆砍伐,使得大片森林不复存在。
——摘编自《环球时报》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2.
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的事件。
材料二: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2)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材料三:他首先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同时下令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他见条件成熟,立即使农奴制改革进入公开化,把早先成立的秘密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他还下令让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可见,在1861年的改革中他扮演了重要角色。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
材料四: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
(4)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的什么措施?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美国、沙俄、日本的崛起对我们实现“中国梦”留下了什么启示?
3.
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材料二:宣言列举了英国政府压迫和剥削北美殖民地的种种暴行,正式宣布解除与英国的一切隶属关系,宣布独立。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出自哪一重要文件?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材料三:“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3)材料三的内容源于法国的什么文献?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三份法律文献在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什么?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
4.
西欧国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囯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层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摘自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1)材料一中的“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極救。
——摘自《图说天下》
(2)材料二中领导美利坚民族与母邦兵戎相见的是谁?“美利坚”的两次革命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与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3)材料三中该国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6题)

5.
对下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6.
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了在中世纪的欧洲
A.耶稣基督是救世主
B.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C.国王软弱无能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7.
15至16世纪,西欧的租地农场与中世纪的封建庄园的本质区别是
A.农场主与劳动者有依附关系B.养殖生产规模更大
C.农场主使用雇佣劳动者生产D.大量使用奴隶劳动
8.
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度B.种姓制度C.领主制度D.专制制度
9.
如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赁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10.
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任期只有一年,每个公民一生中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此规定
A.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B.表明全体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C.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D.有利于维护法庭审判的公平、公正
11.已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2.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所确立的惩罚方式。这部法典诞生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13.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
A.莎士比亚
B.达•芬奇
C.但丁
D.米开朗琪罗
15.
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A.农业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16.
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D.扩大了法国疆域
17.
美国国土安全部201 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两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入境的行政令。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据此可知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B.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地方权力高于中央D.总统权力受到联邦法院制约
18.
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
C.革命主力是人民群众D.英国从此不再设国王
19.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
A.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进化论和相对论诞生D.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0.
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
  ……舰队到达了印度。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人口稠密的岛国。我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获得了他们的财产……当我抵达(古巴)的时候,我沿着海岸线向西行,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21.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花生、西红柿等作物开始传入欧亚,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这种现象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
C.促进了欧洲工商业发展
D.促进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
22.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国的驻华大使,每年6月5日都要到北京朝阳公园向“南美的解放者”的铜像敬献花篮。你认为铜像人物应该是
A.圣马丁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23.
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像,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4.
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反映出彼得一世(  )
A.强迫农民服役B.强制农奴劳动
C.加强中央集权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
25.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
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
26.
《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27.
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共进退。”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
B.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
C.日本应走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
28.
他曾叱咤欧洲几十年,他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你判断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
A.拿破仑和贝多芬B.华盛顿和贝多芬
C.马克思和恩格斯D.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
29.
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
国家
美国
德国
 
类别
 
煤炭

煤炭

 
时间
 
1870-1879年
4900万吨
38万吨
4600万吨
31万吨
 
1910-1914年
47400万吨
2657万吨
24700万吨
1479万吨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D.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30.
1630年,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巴巴多斯经济主要依靠烟草,多数种植者是来自欧洲的自由民和契约佣工,…,1680年—这时甘蔗成为巴巴多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非洲奴隶已是欧洲人的三倍。”巴巴多斯劳动力构成发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奴隶贸易的猖獗C.工业革命的完成D.美国的独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