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8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除十将军以外,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公民大会决定国家一切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材料二: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内容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材料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希腊哪一城邦的政治制度?归纳该城邦的政体并列举一位领导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的内容?请你写出这次改革的经济内容,并说明这一改革使该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社会现象的形成与历史上的哪一王国有关?其改革对西欧社会形成怎样的影响?
2.
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教皇加冕国王
材料四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结构特点的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2.选择题(共15题)

3.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所属的等级应该是
A.婆罗门
B.首陀罗
C.吠舍
D.刹帝利
4.
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5.
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理解历史和历史现象。通过图中箭头指向可看出下图反映的是(  )
A.希波战争B.罗马帝国扩张
C.佛教的传播D.马可·波罗来华
6.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千年一叹》中,记载了他在世纪之初寻访的世界各地古代文明遗迹的情况。他先后探访过①古希腊文明②古罗马文明③古埃及文明④古印度文明。如果把这些古老文明进行分类,其中产生于大河流域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2016年12月7日,印度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宣布,将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印度经济增长预期从原先预计的7.6%下调至7.1%。在古代,印度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
8.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时期,请指出此时的大致位置(   )
A.AB.BC.CD.D
9.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制、罗马教廷的地位、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欧洲社会B.中古欧洲社会C.近代欧洲社会D.上古亚非文明
10.
根据所学的知识,图中①②处分别填上(   )
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
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
11.
在西欧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金字塔的封建等级制度。压在社会最底层的是(  )
A.商人B.银行家C.农奴D.手工业者
12.
20岁的男性公民格瓦达和19岁的妹妹玛利亚住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一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  )
A.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B.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C.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D.玛利亚参与公民大会期问,格瓦达独自处理农活
13.
下图反映了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疆域的变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变迁是通过布匿战争实现的B.这种变迁说明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C.由此可以看出罗马击败了迦太基D.罗马疆域扩张之后罗马奴隶制发展迅速
14.
(题文)考古学家曾在距希腊首都雅典以北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巨型大理石陵墓,据推断,该墓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
A.尼罗河领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5.
下图是我们工作学习中离不开的“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者和发明者分别是(   )
A.阿拉伯人 印度人B.印度人  阿拉伯人
C.意大利人 阿拉伯人D.阿拉伯人 意大利人
16.
以下图片分别是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阿尔及利亚三国国旗,从国旗图案上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这标志着三国大多数人们信仰(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月亮神
17.
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
A.希腊帕特农神庙B.巴黎圣母院
C.洛阳白马寺D.麦加大清真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