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尚文学校2017年秋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10月)历史世界古代史检测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85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有人说:“该政治制度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请结合材料一及课本知识加以说明,哪些人没有民主权利?(答出两点即可)
(3)材料一中所说的“政治制度”维护的是哪一个阶级的利益?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维护该阶级的利益?该法律文献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 大化元年(645年)日本孝德天皇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646年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帐(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转变?
材料三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5)材料三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指的是什么?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读图简答题,回答问题。

(1)请在上面两幅图中A、B、C、D、E处,写出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
(2)图1的古代文明与图2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三 《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世界史·古代史》
(1)从材料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2)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的信徒称为什么?该宗教所奉行的经典是什么?该宗教的建筑代表是什么?
(3)阿拉伯人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途径有哪些?请各举一例。我们应该怎样吸收外来文化?

2.选择题(共45题)

4.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所属的等级应该是
A.婆罗门
B.首陀罗
C.吠舍
D.刹帝利
5.
对下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6.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
A.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D.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7.
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B.造纸术C.佛教D.阿拉伯文字
8.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经过长期的征伐,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在此期间,使其成为地中海霸主的战争是(    )
A.希波战争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D.罗马帝国的扩张
9.
下列哪些是在雅典伯里克利时代可以看到的情形()
①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②学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
③成年妇女积极参加选举
④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  )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10.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B.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D.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11.
8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境内形成了罗马教皇国。与它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史实是(    )
A.伊斯兰教的创立B.“丕平献土”
C.西欧城市的兴起D.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12.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反映的是(   )
A.印度等级制度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D.古希腊奴隶制度
13.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B.西欧城市的兴起
C.丕平献土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4.
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
B.
C.
D.
15.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日本民族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的过程,其中“汉化”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
C.奴隶主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
16.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流频繁B.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民主政治达到极盛D.农耕文明发达
17.
世界古代史上发生过许多值得探究的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布匿战争
②罗马共和国建立
③日本大化改新
④查理•马特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④②①③
18.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下列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重要史料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马可·波罗行纪》
C.《天方夜谭》D.《荷马史诗》
19.
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罗马帝国B.斯巴达C.罗马共和国D.雅典
20.
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以下属于古代希腊给世界闻名留下的宝贵遗产的是
①雅典民主政治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荷马史诗》
④爱琴文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你,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A. 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 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 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22.
如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
23.
《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产生于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4.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手工作坊中严峻使用奴隶劳动B.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决定
C.妇女在公民大会上发表言论D.外邦人担任政府公职
25.具有下列分子式的一氯代烷中,水解后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四种不同的醛的是(   )
26.具有下列分子式的一氯代烷中,水解后产物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多可被空气氧化生成四种不同的醛的是(   )
27.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28.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剁掉。作出这种规定的古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9.

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30.
随着驻伊美军在2011年底撤离伊拉克,两河流域这片曾经的人类文明摇篮之安危再次引起世人关注。以下各项中,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
A.象形文字、金字塔B.司母戊鼎、甲骨文
C.种姓制度、佛教D.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31.
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称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
A.伯里克利B.恺撒C.亚历山大D.屋大维
3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6.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当使者的是(    )
A.马其顿人B.阿拉伯人C.中国人D.法兰克人
37.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一做法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A.基督教迅速兴起B.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罗马教廷的权力至高无上
38.
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他是(    )
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德C.索福克利斯D.埃斯库罗斯
39.
下面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教义上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顺从命运安排,放弃斗争
B.“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与佛教有关
C.创立的先后顺序分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诞生地点都是在亚洲
D.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是以传说释迦牟尼出生之年算起
40.
美术手工课上,小七想用橡皮泥捏一座天主教教堂,他应参考哪一古代著名建筑(    )
A.金字塔B.麦加大清真寺C.故宫D.巴黎圣母院
41.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反映他的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曾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这部著作最有可能是(    )
A.《马可·波罗行纪》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D.《俄底浦斯王》
42.
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B.古代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
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
D.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43.
要了解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首先应查阅(  )
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
C.《马可•波罗行纪》D.《哈姆雷特》
44.
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以下属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的是(  )
①亚历山大东征   ②阿拉伯数字西传   ③希波战争   ④马可·波罗来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5.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46.
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首创,它的创造者是(    )
A.古代苏美尔人B.古代印度人C.古代埃及人D.古代犹太人
47.
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材料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是( )
A.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安拉”
D.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48.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选项与其无关的是(    )
A.唐招提寺B.《金刚经》C.《西游记》D.《古兰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