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材料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名称,这种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是什么?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种政体?
⑶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是什么?《人权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宣扬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说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古代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名称,这种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是什么?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所反映的是哪种政体?
⑶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理想追求是什么?《人权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2.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全球】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性质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走向现代】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大国崛起》
(3)材料三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能够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重要政治前提是什么
【新国新梦】
材料四 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实现“中国梦”留下哪些启示?
【走向全球】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 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性质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走向现代】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大国崛起》
(3)材料三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能够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重要政治前提是什么
【新国新梦】
材料四 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实现“中国梦”留下哪些启示?
3.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 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
⑵材料二出自哪部文献?这部文献的起草人是谁?
⑶材料三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哪一事件标志着“革命的烈焰”开始?
⑷拿破仑自认为他的哪一贡献不会被法国人民忘却,将永垂不朽?
⑸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
⑵材料二出自哪部文献?这部文献的起草人是谁?
⑶材料三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哪一事件标志着“革命的烈焰”开始?
⑷拿破仑自认为他的哪一贡献不会被法国人民忘却,将永垂不朽?
⑸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4.
到今天为止,它的国家历史存在的时间也许还没有中国某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长久。可正是年轻的它,在短短20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多的辉煌。
(1)华盛顿、林肯等伟人用他们的事业缔造或充实了美国精神,也指导和启示着我们的成长。
“自由与独立”,是华盛顿1783年留给他国家的遗产。读下列华盛顿写于1775年的信:
我接受这个职位不仅能有利于完成我们共同的事业,还不会损害我个人的荣誉……我只能做到以下三件事:坚定地信仰我们事业的正义性;小心谨慎地经营这个事业;绝对地诚实。
①写出完整表达“自由与独立”愿望的美国文献。写出信中“这个职位”的名称
(2)有学者认为,林肯的言论和行动名垂千古。读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军人公墓落成仪式上的演说词: 对于在这里的我们而言……更多地吸取他们(阵亡将士)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已经完全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坚信……一个由人民组成、人民治理并且为了人民的政府将在地球上永存。
②写出演说词中“献身的事业”中“事业”的含义,以及林肯演说时的身份。
(1)华盛顿、林肯等伟人用他们的事业缔造或充实了美国精神,也指导和启示着我们的成长。
“自由与独立”,是华盛顿1783年留给他国家的遗产。读下列华盛顿写于1775年的信:
我接受这个职位不仅能有利于完成我们共同的事业,还不会损害我个人的荣誉……我只能做到以下三件事:坚定地信仰我们事业的正义性;小心谨慎地经营这个事业;绝对地诚实。
①写出完整表达“自由与独立”愿望的美国文献。写出信中“这个职位”的名称
(2)有学者认为,林肯的言论和行动名垂千古。读林肯1863年在葛底斯堡军人公墓落成仪式上的演说词: 对于在这里的我们而言……更多地吸取他们(阵亡将士)的献身精神,完成他们已经完全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坚信……一个由人民组成、人民治理并且为了人民的政府将在地球上永存。
②写出演说词中“献身的事业”中“事业”的含义,以及林肯演说时的身份。
5.
分析说明题
材料:两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这场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⑵举例说明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⑶这次革命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两百多年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这场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⑵举例说明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⑶这次革命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
2.选择题- (共20题)
6.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 B.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 D.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
7.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其中“阿拉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
A.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
C.阿拉伯人的口非常有特色 |
D.阿拉伯人喜欢交际 |
9.
世界上三大宗教在古代都曾被统治者所利用,因为这些宗教教义中有一些共同点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其统治。这一共同点主要是指( )
A.宣扬众生平等 | B.教人忍受苦难,忍耐服从 |
C.主张教徒皆兄弟 | D.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
12.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维护国家统一 | B.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
C.确立君主立宪制 | D.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
13.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




A.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
B.①殖民扩张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
C.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
D.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
14.
15世纪,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使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主要商路发生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 B.文艺复兴 | C.三角贸易 | D.工业革命 |
16.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 )
A.否定宗教信仰的思想 | B.倡导由开明君主执政的思想 |
C.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 | D.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的思想 |
19.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
B.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了《人权宣言》。 |
C.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
D.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
22.
“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1)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
(3)给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4)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
(1)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
(3)给美洲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4)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
A.(1)(2)(3)(4) |
B.(1)(2)(3) |
C.(1)(2)(4) |
D.(2)(3)(4) |
24.
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
B.亚历山大二世顺应了历史潮流,在改革中所做的努力应予肯定 |
C.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改革很不彻底,存在局限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