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古代史上的一些重要改革,对所在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43年起,他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成为雅典的最高统治者。执政期间,奖励学术,提倡文艺……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到唐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掀起了“中国化运动”,把日本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1)材料一中,“他”指的是谁?他是如何“改革政治制度”的?
(2)材料二示意图涉及的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改革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日本掀起的“中国化运动”指哪一事件?该事件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内容有哪些?“事件”对日本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改革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材料一:公元前443年起,他连任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15年,成为雅典的最高统治者。执政期间,奖励学术,提倡文艺……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到唐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掀起了“中国化运动”,把日本民族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1)材料一中,“他”指的是谁?他是如何“改革政治制度”的?
(2)材料二示意图涉及的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改革对欧洲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日本掀起的“中国化运动”指哪一事件?该事件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内容有哪些?“事件”对日本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改革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
文明是人类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
探究一昔日灿烂
(1)作为西方文明之源,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请列举古希腊在艺术、哲学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两例。
(2)古代亚非地区出现了四大灿烂的古文明。请列举这四大古文明中的两个成就。
(3)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并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列举阿拉伯人的文化成果及重要贡献。
探究二文明交流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4)上述材料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两种方式?并就其中一种方式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5)除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外,再列举出古代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探究一昔日灿烂
(1)作为西方文明之源,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请列举古希腊在艺术、哲学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两例。
(2)古代亚非地区出现了四大灿烂的古文明。请列举这四大古文明中的两个成就。
(3)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并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列举阿拉伯人的文化成果及重要贡献。
探究二文明交流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4)上述材料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两种方式?并就其中一种方式再举一例加以说明。
(5)除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外,再列举出古代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该法律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建议下,罗马政府制定该法公布于罗马广场。
材料三:他认为旧有法典必须完善整理,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
(1)材料一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该文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材料二中“法律”指的是什么?该“法律”的颁布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4)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治理国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材料一: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奴隶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该法律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建议下,罗马政府制定该法公布于罗马广场。
材料三:他认为旧有法典必须完善整理,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
(1)材料一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该文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材料二中“法律”指的是什么?该“法律”的颁布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4)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治理国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5题)
4.
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性主人、一名女性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成年男性奴隶、一名成年女性奴隶。具有选举权的合法公民每人可投一票。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 |
B.2票 |
C.3票 |
D.4票 |
10.
“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下列说法中,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状况相符的是
A.兴起于12世纪 |
B.城市可通过赎买获得自由和自治 |
C.在城市里居住的只有手工业者 |
D.城市人口多,规模大,交通便利 |
25.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言论自由特权 ②免赋税特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①言论自由特权 ②免赋税特权 ③司法特权 ④教育自主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6.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大多数物品都可以在庄园内取得
②大约到11世纪,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③在庄园内耕种的农奴,需向领主缴纳租税
④庄园法庭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开庭地点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大多数物品都可以在庄园内取得
②大约到11世纪,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③在庄园内耕种的农奴,需向领主缴纳租税
④庄园法庭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开庭地点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7.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