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8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古希腊城邦史》
(1)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2.
小明计划完成一篇名为《古希腊文明之旅》的文章,有些地方还有疑问,请你帮他一起解决。
(文明起源)
材料一如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文明的什么特点?
(文明成就)
材料二伯里克利在演说词中这样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2)文中的“民主政治”是在哪个国家实行的?这种民主政治在谁执政时达到全盛?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古希腊哪位哲学家的名言?再列举两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文明传播)
材料三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东主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这种经济日后成为罗马奴隶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材料三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3.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1)材料一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哪些人可以参加该机构并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2)材料二中的“帝国”建立于何时?“帝国”的建立者是谁?
(3)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罗马人第一部成文法典是什么?罗马法学系统主要包含哪几个方面?
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识别图片。

材料二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1)请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文明古国的文明成果?
(2)材料二中的“全体人民”指的是哪些人?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民主制的认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哪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2.选择题(共20题)

5.
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性主人、一名女性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成年男性奴隶、一名成年女性奴隶。具有选举权的合法公民每人可投一票。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6.
如下图,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这一重要遗产属于( )。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印度D.古中国
7.
在罗马法的司法实践中,针对“一辆在前行的车,几个车夫帮着推,这辆车后滑,撞上尾随其后的另一辆车,后面的车后滑并碾过一名年轻人”这一案件应该由谁担责的问题,出现了下列司法解释。据此可知,罗马法
推车的车夫故意停止了推车的行为,使得骡子不可能向前拉住车,这里车夫没有谨慎注意地完成法律规定的行为,为此他们要承担责任。
若骡子在突发情况下受到惊吓,车夫们担心被碾死而停止推车行为,那么,责任由骡子的主人承担。
A.程序繁琐,缺乏灵活变通
B.偏重技术,忽视法律观念指导
C.注重传统,保留落后野蛮习俗
D.权责一致,私法规则较为完善
8.
指出“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
A.德谟克里特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9.
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据此他们制定的历法是
A.太阴历
B.太阳历
C.儒略历
D.格里高利历
10.
(题文)从《汉谟拉比法典》可知以下社会等级制度中不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A.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B.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C.奴隶
D.掌握神权的人
11.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阿拉伯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希腊人
D.古巴比伦人
12.
小李在旅游胜地看见高大的佛像,给妈妈介绍说:“佛教起源于古西域。”妈妈笑着说不正确。你认为佛教源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代波斯
13.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A.民主政治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君主制的盛行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
14.
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结合,开启历史上希腊化时代的战争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布匿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罗马帝国的扩张
15.
(题文)“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发祥于今天的
A.阿拉伯半岛
B.意大利半岛
C.加勒比海地区
D.北非
16.
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西欧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这一年是
A.395年
B.476年
C.385年
D.485年
17.
公元初年,欧亚大陆同时存在的两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与秦朝B.罗马帝国与汉朝  
C.古希腊与古印度D.阿拉伯帝国与唐朝
18.
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利益漠不关心,不允许哲人和学者遁入山野,必须参加公民大会,不允许公民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同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受到惩罚。据此可见,古代雅典
A.重视民主平等
B.必须人人参政
C.强调法律至上
D.缺乏政治自由
19.
《世界文明史》中记载:“低种姓成员被鼓励去相信,一旦他们此生能努力尽自己的义务,他们将在来生中生于更高的社会阶层;一旦他们违反规矩,他们将在来生中坠入更低的等级,也可能成为动物或昆虫。”据此,你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在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埃及
20.
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
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
④保护商人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
在亚非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
A.矿藏丰富,便于手工业生产B.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种植
C.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贸易D.临近海边,便于渔猎
22.
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白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不列颠文明D.阿拉伯文明
23.
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该处是()
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
C.文明代表D.文明类型
24.
在一次虚拟的世界文化之旅中,下列文明古国境内,一座外形近似“金”字且作为国王陵墓与权力象征的建筑,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它位于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