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毓秀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九年历史第一阶段考试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7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0

1.综合题(共2题)

1.
伯利克里在演说词中这样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请回答:
(1)雅典的什么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2)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家最高决策机构是。 
(3)你认为伯里克利的言论符合实际吗?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2.
读图学史

图一是一座石碑,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下面这段材料就是法典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请回答:
看图一及其材料回答(1)~(3):
(1)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名称是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3)题(2)中的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4)图二反映了雅典怎样的政治制度?在谁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该文明属于哪种文明?
(5)图三的建筑是什么?它位于哪个流域?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

2.选择题(共23题)

3.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
4.
在现代历史中,元首这一称谓演变为主权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查理曼
5.
我们在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的“0、1、2、3、4、5、6、7、8、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埃及人B.古阿拉伯人C.古印度人D.古希腊人
6.
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五百人会议B.十将军委员会C.公民大会D.陪审法庭
7.
2012年被称为“选举之年”,这一年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国先后进行了总统大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较早出现在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
8.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
A.10世纪B.11世纪C.12世纪D.13世纪
9.
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度
B.民主共和制度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10.
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不属其主要内容的是( )
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废除贵族世袭制
C.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D.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11.
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其他文明成果,在古代,日本学习中国先进制度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这次改革的内容是(  )
A.实行土地公有制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C.实行租庸调制D.实行均田制
12.
英国史学家约翰•索利说;“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
A.古希腊B.古罗马C.古埃及D.古印度
13.
许多同学爱好旅游,你参观金字塔时会看到那条河流(  )
A.黄河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恒河
14.
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  )
A.古巴比伦B.古印度C.日本D.巴勒斯坦地区
15.
雅典民主政治与专制政体相比是一大进步,但它本质上仍然是( )
A.商业贵族掌权B.公民的民主
C.公民大会掌权D.奴隶主的民主
16.
20岁的男性公民格瓦达和19岁的妹妹玛利亚住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一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  )
A.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B.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C.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D.玛利亚参与公民大会期问,格瓦达独自处理农活
17.
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摇篮,而创造希腊文明大部分辉煌的基础在于雅典
A.对外交流繁荣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发展
D.人文思想盛行
18.
日本由奴隶制度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
C.幕府建立D.壬辰战争
19.
马可·波罗在中国,很可能( )
①看到了魏峨的明长城 ②看到了繁华的江南小镇 
③使用汉语言,穿汉服,写毛笔字 ④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足迹所至远不止中国
A.②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
一部游记,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徐霞客游记》
C.《马可•波罗行纪》D.《大唐西域记》
21.
他们奔波于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之间,搭起了不同文化的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他们”指的是( )
A.中国人B.印度人C.阿拉伯人D.罗马人
22.
如果你生活在13~14世纪的欧洲,想了解东方的物产、文化、风俗等情况你应该翻阅下面哪本书 ( )
A.《汉谟拉比法典》B.《俄底浦斯王》C.《荷马史诗》D.《马可·波罗行纪》
23.
被称为种姓的国度,产生0--10的计数方法,这个文明古国的母亲河是(  )
A.尼罗河B.幼发拉底河C.印度河D.黄河
24.
透过现象看本质,小赵同学善于思考,发现有很多的历史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符实,下列属于这一类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    ②文艺复兴 ③印第安人 ④三角贸易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25.
中国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