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辨别改错
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国王属于婆罗门。改正: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一年因此被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改正:
(3)《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改正:
(4)《一千零一夜》生动描绘了古印度丰富的社会生活。改正:
(5)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改正:
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国王属于婆罗门。改正: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一年因此被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改正:
(3)《马可·波罗行纪》记载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改正:
(4)《一千零一夜》生动描绘了古印度丰富的社会生活。改正:
(5)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改正:
2.列举题- (共1题)
3.综合题- (共3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哪个国家?给这个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
(2)说出材料二中改革的时间和实施者。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请说出材料三反映的改革前后有关土地分封的变化。改革后的西欧社会形成了什么制度?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
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哪个国家?给这个国家带来怎样的影响?
(2)说出材料二中改革的时间和实施者。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请说出材料三反映的改革前后有关土地分封的变化。改革后的西欧社会形成了什么制度?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4.
古罗马文明对西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与罗马有关的谚语,回答问题。
材料一: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材料二:WheninRome,doasRomansdo.(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材料三: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请写出古代罗马经历了哪两个历史时期?其开始的时间分别在什么时候?
(2)罗马两个时期的政权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区别,其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的是罗马历史上的一段“黄金时代”,出现这一时代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4)从材料三仍能体会到罗马当时疆域的辽阔与盛世的辉煌。今天还有哪些罗马文化在影响着世界?最初它们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出去的?
材料一:Romewasnotbuiltinaday.(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材料二:WheninRome,doasRomansdo.(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材料三: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请写出古代罗马经历了哪两个历史时期?其开始的时间分别在什么时候?
(2)罗马两个时期的政权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区别,其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的是罗马历史上的一段“黄金时代”,出现这一时代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4)从材料三仍能体会到罗马当时疆域的辽阔与盛世的辉煌。今天还有哪些罗马文化在影响着世界?最初它们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出去的?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材料三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一中的东方文明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何相同的地方?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和最大的青铜器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列举古代这种交往方式的具体事例两个。
材料一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材料三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图一中的东方文明古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何相同的地方?图二和图三分别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和最大的青铜器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列举古代这种交往方式的具体事例两个。
4.选择题- (共20题)
7.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 B.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C.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
10.
穿越时空隧道,我经常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的原因主要因为我是
A.商人 |
B.首陀罗 |
C.外邦人 |
D.成年男性公民 |
11.
“希腊内部极盛时代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代是亚力山大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希腊“内部极盛”与“外部极盛”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民主政治极盛,亚力山大东征 |
B.人文思想盛行,希波战争获胜 |
C.对外交流频繁,法律体系完备 |
D.中古城市兴起,东西文明并蓄 |
13.
《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您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
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6.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③ |
21.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
A.《天方夜谭》 |
B.《荷马史诗》 |
C.《马可波罗行纪》 |
D.《古兰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列举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