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河南省宜阳一高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47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生产经营方式?(1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3分)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思想。(2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3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灾难”。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6分)随着工业化在欧美的扩展,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

2.单选题(共14题)

3.
《国语·晋语九》载:“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与叔鱼以求直(按: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材料表明了
A.贵族之间争田的现象逐渐多起来
B.奴隶制土地国有制渐遭破坏
C.战国时期的政治日趋腐败
D.统治阶级制定严酷的法律来保护其阶级利益
4.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②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
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
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发展的是…
①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③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趋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
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
B.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8.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9.
我国古代的封建城市的功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体现了中国的商品经济的繁荣。我国古代的城市职能经历了从政治→经济转变的大体时间是(   )
A.隋唐 B.两宋C.元朝D.明清
10.
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
①西、葡两国扩充资本
②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③人们首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
④郑与下西洋
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1.
《刚果真象》一书中写道:“凡是在白种人因贪求黄金而跟‘劣等民族’接触的地方,那里便发生种种残暴罪行。”材料主要揭示了
A.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不同文明之间的汇合
C.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D.西方工业化消极的影响
1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3.
人类文明发展变化经历过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时代,二者比较正确的是( )
文明发展的支柱:前者采集和狩猎,后者工商业
主要生产力:前者人力为主,后者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
政治制度:前者一般是专制统治,后者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④意识形态:前者人类精神开始觉醒,但宗教迷信仍是主导,后者科学理性日益主宰人类意识形态思维方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④导致了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
①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允许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6.
图一与图二相比,相同点有(    )

①都采用机器生产
②其产品都直接投入市场
③都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④资金都很充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选择题(共3题)

17.

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Ⅰ)请将字母E,F,G,H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

(Ⅱ)在正方体中,判断平面BEG与平面ACH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8.

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Ⅰ)请将字母E,F,G,H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

(Ⅱ)在正方体中,判断平面BEG与平面ACH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9.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blank#}1{#/blank#} 和 {#blank#}2{#/blank#}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blank#}3{#/blank#}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blank#}4{#/blank#}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blank#}5{#/blank#}  。(选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