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发展异彩纷呈、各具魅力,并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将下面“上古文明对比表”补充完整。
上古文明对比表
(2)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3)促使西亚的阿拉伯地区走向文明社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中古欧洲地区出现的直接为近代文明产生与发展奠定基础的文明新因素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5)“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6)任务三思考感悟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学习与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哪些新的感悟?
任务一梳理知识
(1)将下面“上古文明对比表”补充完整。
上古文明对比表
文明古国 (地区) | 文明类型 | 产生地区 | 主要文明成果 |
古埃及 | 大河文明 | ① | ② |
古巴比伦 | ③ | ④ | |
古中国 | 黄河流域 | 分封制 | |
古印度 | 印度河、恒河流域 | 种姓制度 | |
古希腊 | ⑥ | 地中海地区 | ⑤ |
古罗马 | 基督教 |
(2)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3)促使西亚的阿拉伯地区走向文明社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中古欧洲地区出现的直接为近代文明产生与发展奠定基础的文明新因素是什么?
任务二解决问题
(5)“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6)任务三思考感悟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学习与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哪些新的感悟?
2.
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材料三 “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民法大典》使他著称于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它的历史价值何在?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使他著称于世的重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文献。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材料一

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材料三 “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民法大典》使他著称于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它的历史价值何在?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的成文法,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使他著称于世的重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文献。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3.
改革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
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拜认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四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材料二中“日本拜认第一位老师”指的是历史上哪一事件?材料二体现了日本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什么特点?
(4)根据材料四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材料一 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
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拜认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四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材料二中“日本拜认第一位老师”指的是历史上哪一事件?材料二体现了日本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什么特点?
(4)根据材料四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21题)
4.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日本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 |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
B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
C | 法兰克王国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 形成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
D | 欧洲人称0—9这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
A.A |
B.B |
C.C |
D.D |
7.
罗马教皇利奥三世曾在教堂安放了一幅画,描写圣彼得正把披风送给教皇,把旗帜送给国王,画上写着:“圣彼得把生命赐给教皇利奥,把胜利赠给皇帝查理!”这句话反映了
A.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
B.教权与王权彼此利用,相互依存 |
C.教权与王权互相争斗 |
D.教权完全控制王权 |
9.
528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命人将以往历任皇帝所颁布的法令删除矛盾和不合时宜的地方,按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名为《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说明
①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文化
②东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建设
③罗马法在不断被完善
④查士丁尼否认过去的罗马法律
①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的文化
②东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建设
③罗马法在不断被完善
④查士丁尼否认过去的罗马法律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0.
古代日本官僚体制源于“律令制”。在大化改新之诏发布50多年之后,《大宝律令》完成,也就是依刑罚法之“律”与行政法之‘令’,集中权力于天皇,加强中央集权体制,以实现稳定的政治。这一“律令制”学习的是
A.阿拉伯帝国 |
B.法兰克王国 |
C.中国唐朝 |
D.罗马帝国 |
11.
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
B.基督教在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
C.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
D.佛教反对将人分为等级,主张“众生平等” |
12.
某同学在九(2)班级群中发了一张知识积累卡(如图),其他同学针对这张卡纷纷留言。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 |
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 |
C.该内容出自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13.
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有一情节:猴神大叔帕万把与小萝莉带回准岳父家中,请求收留说:穆尼漂亮又温柔,准是个婆罗门。不料几天后穆尼露馅儿了,猴神又对准岳父说:那她就是个刹帝利。这一情节反映了古印度哪一制度至今仍根深蒂固
A.奴隶制度 |
B.种姓制度 |
C.宗法制度 |
D.世袭制度 |
14.
“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史开端。”以下能为材料观点提供支撑的史实是( )
A.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 |
B.城市居民采取金钱赎买、武力斗争争取自治 |
C.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 |
D.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出现早期的资产阶级 |
15.
它是城邦公民内部的民主,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真正享受权利,而妇孺、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文中的“它”指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 | B.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法典》 |
C.斯巴达的贵族政治 | D.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
16.
城市的发展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11世纪,在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西欧社会新的政治实体,使政治格局复杂化;在文化上,自治城市促进了大学的建立与发展。这段材料叙述了( )
A.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 B.西欧城市繁荣的原因 |
C.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 | D.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
17.
欧洲中世纪时期以庄园为基本单位,庄园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上,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上述情况描述的是( )
A.欧洲原始社会 | B.欧洲奴隶社会 | C.欧洲封建社会 | D.欧洲资本主义社会 |
18.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
A.《荷马史诗》 |
B.《天方夜谭》 |
C.儒略历 |
D.《十二铜表法》 |
19.
它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不断的武力征服使之成为拥有地中海周边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它继承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这段文字概述的是
A.古代埃及 | B.古代印度 | C.古代希腊 | D.古代罗马 |
20.
他们奔波于亚非欧大陆,不仅密切了亚非欧人民的关系,还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中国的火药等传到欧洲;他们将古希腊古罗马典籍译成自己的文字,当西方古典文明泯灭多年后,欧洲人在他们那里寻找到西方文明的光辉。这里所说的“他们”是古代 ( )
A.印度人 | B.苏美尔人 | C.阿拉伯人 | D.匈奴人 |
21.
中世纪时的西欧,如果一个农民遇到一位他不认识的公爵,命令农民向他免费提供食物,农民最合适的回答是( )。
A.“非常乐意为您效劳” | B.“你不是我的领主,无权命令我” |
C.“您先给钱,才有食物” | D.“您勒索我,我不怕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