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西省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素质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7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7

1.综合题(共3题)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追根溯源】
(1)英国“抢占先机”的历史行动是什么?请简述这一行动的历史意义。
(2)英国“傲视全球”的历史事件指什么?这一事件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学法运用】
(3)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19世纪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请你全面、客观地评价殖民主义。
【学以致用】
(4)伴随着英国成长的历史,我们看到:……18世纪经济的突飞猛进让她独占鳌头;18世纪后半期殖民的历史令她无比辉煌;而20世纪初战争的创伤让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
为什么“20世纪初战争的创伤让她胜利的脸上带着无限的忧伤…”?
(5)通过英国历史的发展,简要谈谈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历程。
2.
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选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指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
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选自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3)试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该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人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
——选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的主要目的。
(5)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制度渡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6)请列举史实一一验证材料四“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的观点。
3.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1)分析下表有关史实,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史实1
英、法、美等国对意大利却采取了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致使埃塞俄比亚很快被意大利吞并。
史实2
《慕尼黑协定》签字后,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便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结论:  
(2)用史实证明20世纪德国历史发展中的成败有“美国因素”的影响。(成败各举一例)
(3)纳米比亚独立
结论:

2.选择题(共7题)

4.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这句话最准确地理解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人都引用尼罗河水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开凿出来的
5.
下列历史人物真正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
①克伦威尔 ②拿破仑
③阿基米德 ④查理一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A.政治平等B.文明开化
C.学习西方D.工业立国
7.
历史事件并非是孤立发展的,下列配对中前者对后者没有直接影响的是(  )
A.《国际歌》的创作——五月流血周
B.美国独立战争——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C.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D.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
8.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  )
A.托尔斯泰B.莎士比亚
C.伏尔泰D.卢梭
9.
为适应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不包括( )
A.B.C.D.
10.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8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为2.3%,而在1950~1970年的20年间,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3%。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有80%以上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80%以上是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达到的。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过程的结果
C.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3.填空题(共1题)

11.
完成下列表格。
战 争
战争性质
战役名称
战役结果或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