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7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7

1.综合题(共3题)

1.

   在古代社会,面对统治者的压迫\外族的入侵,下层人民往往对现实世界感到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应运而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基督教分别产生于什么时间?最早出现在哪一地区?

(2)佛教是在反对哪一制度的过程中产生的?基督教是为了反对哪一国家的统治而产生的?创始人分别是谁?

(3)佛教和基督教能迅速向外传播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佛教和基督教都产生于哪一大洲?

(5)"极乐世界'和"天堂"分别是佛教和基督教理想之地,它们认为在"极乐世界"和"天堂"中,人们在关系是怎样的?

2.

   材料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古代阿拉伯人的格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

阿巴斯王朝时期,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

材料二、诏书规定:第一,效仿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三分之二,奴婢相当于自由民的三分之一,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第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改革?这场改革有何重大影响?

(3)材料二的改革在政治上实行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启示?

3.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伯里克利所说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在法律上的最大进步是什么?

2.选择题(共30题)

4.
日本的“大化改新”开始于( )
A.644年B.645年C.646年D.647年
5.
将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推向最高峰的政治家是
A.梭伦B.伯里克利C.屋大维D.亚历山大
6.
8世纪中期,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西亚有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7.
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称(  )
A.胡夫B.汉谟拉比C.国王D.法老
8.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步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古兰经》B.《圣经》C.《佛经》D.《汉谟拉比法典》
9.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对这句话最准确地理解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C.古埃及人都引用尼罗河水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开凿出来的
10.
西罗马帝国最终灭亡是在( )
A.476年B.751年C.1258年D.1453年
11.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
A.《佛经》B.《圣经》C.《古兰经》D.《道德经》
12.
阿拉伯帝国极盛时首都在( )
A.君士坦丁堡B.雅典C.麦加D.巴格达
13.
动画片《人与泰山》讲述了人类与猩猩的亲情,这些温情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自身的迷茫与追溯。下列人类起源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科学的是( )
A.上帝造人说B.女娲造人说
C.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D.人是由古代的猿类演变而来的
14.
下列关于母系氏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按血缘关系组成
②普通使用磨制石器
③过定居生活
④妇女掌握统治权利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
氏族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B.当时财产公有
C.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D.生产力的发展
16.
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共和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有两名B.统治实权掌握在元老院贵族手中
C.两名执政官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D.统治实权掌握在公民大会的手中
17.
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西到
A.尼罗河流域B.幼发拉底河流域C.大不列颠岛D.印度河流域
18.
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国王属于那个等级( )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
19.
下列哪几方面是母系社会的主要特征( )
①群婚,婚姻关系不稳定
②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
③在社会中女子占主导地位
④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
“大化改新”标志日本社会( )
A.内部斗争愈演愈烈B.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C.武士阶层形成D.大贵族势力专权跋扈
21.
古希腊文明最早起源爱琴文明,爱琴文明以哪些文明为中心( )
A.雅典和斯巴达B.克里特和迈锡尼C.希腊和罗马D.古埃及和古巴比伦
22.
标志古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的历史事件是(  )
A.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征服意大利后
B.公元前264年-前146年,三次布匿战争胜利后
C.公元前一世纪中后期,罗马奴隶主贵族实行采取军事独裁后
D.公元前30年,屋大维攫取了罗马国家最高权力后
23.
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布匿战争使罗马共和国( )
A.统一了意大利半岛B.取得了地中海西部的霸权
C.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D.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奴隶制大帝国
24.
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王国的共同点有( )
①都处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②都建立了专制王权,维护国王、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都制定了完备的成文法典。 
④都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④
25.
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 )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
26.
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B.从法典可以看出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状况
C.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该法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民法典
2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政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从文明史的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那两大文明的代表(  )
A.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28.
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有一名男性主人、一名女性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成年男性奴隶、一名成年女性奴隶。具有选举权的合法公民每人可投一票。这个家庭可以投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29.
公历一年的12个月起源于古罗马的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罗马帝国的建立者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罗马城的建立者D.被元老院贵族刺杀的罗马统治者
30.
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终结的事件是
A.西罗马帝国的灭亡B.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C.罗马帝国分裂D.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31.
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B.公元前3100年出现了国家
C.法老是最高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
D.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2.
古希腊哪个城邦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彪炳于史册的是( )
A.古雅典B.斯巴达C.古罗马D.古巴比伦
33.
某历史论文中提到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论文重点研究
A.佛教B.基督教
C.伊斯兰教D.犹太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