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材料一根据某法典(如图一),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头上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如图二)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王国的法典?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其性质和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材料二(图二)体现了哪一古代文明?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怎样?

材料二(如图二)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王国的法典?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其性质和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
(2)材料二(图二)体现了哪一古代文明?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怎样?
2.
材料:7世纪中期,日本国内的改革派发动了宫廷政变,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材料中提到的天皇,其年号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是指什么改革?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这次改革的方式是什么?
(5)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使日本的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材料中提到的天皇,其年号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是指什么改革?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这次改革的方式是什么?
(5)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使日本的国家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材料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最南端,它西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宽广深邃的大海赋予希腊文明不同于东方文明的天资和禀赋。没有平川万里,希腊人放眼波诡云谲的大海,开创了桅樯如林、连通八方的海上交通图,使希腊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一时的文明中心。这种远古的繁荣在《剑桥古代史》中被这样写道: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可以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铺,枕迦太基的枕头。
(1)材料中所述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希腊为什么能够"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的文明中心"?
(3)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存在很多差异.请从地理环境、经济特色、政治特点等方面,比较古代大河文明和希腊海洋文明的差异。
(1)材料中所述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希腊为什么能够"成为地中海世界盛极的文明中心"?
(3)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存在很多差异.请从地理环境、经济特色、政治特点等方面,比较古代大河文明和希腊海洋文明的差异。
4.
材料:
材料一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1)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指什么人?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
材料一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1)材料一中“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主要是指什么人?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什么贡献?
(2)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
2.选择题- (共33题)
5.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 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 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
6.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12.
拜占庭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A.阿拉伯帝国 |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C.亚历山大帝国 |
D.法兰克帝国 |
13.
“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歌词里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动画片中的一个人物,阿里巴巴的故事出自
A.《圣经》 |
B.《古兰经》 |
C.《天方夜谭》 |
D.《金刚经》 |
14.
在19世纪30年代,英国青年军官罗林在古代苏美尔人生活的地方发现了一幅雕刻在岩壁上的作品,最终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解读了这种文字。那么这种文字是
A.象形文字 |
B.腓尼基文字 |
C.楔形文字 |
D.拉丁文字 |
15.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 B.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C.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
16.
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
B.阿拉伯帝国 |
C.查理曼帝国 |
D.拜占庭帝国 |
21.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
24.
吉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不可能实现
A.弃商从政,做一个官吏 |
B.到当时的首都华氏城买一个高级住宅 |
C.赚更多的钱 |
D.以后儿孙满堂 |
25.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 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 |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
27.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
A.埃及 | B.巴比伦 | C.雅典 | D.罗马 |
31.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 | B.亚历山大帝国 |
C.罗马帝国 | D.拜占庭帝国 |
32.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33.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35.
汤姆告诉吉米:“今年过节真高兴,我收到了很多的礼物。有一顶红帽;两双装得鼓鼓东西的红袜子;一个棉料做的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爷爷;还有一张音乐卡片,它播放一首叫《Silent Night》的曲子。”汤姆和吉米讲述的节日与下列哪种宗教有关?
A.佛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道教 |
36.
看拼音,写词语。
héng kuà | shè jì | cān jiā | jiān gù | tú àn | bǎo guì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blank#}5{#/blank#} | {#blank#}6{#/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