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7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1

1.综合题(共6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0世纪开始,在很多交通便利的、相对安全的、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一些手工业者慢慢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些封建城市。当时这些城市规模不大,除了教堂和市政厅等较大的建筑物之外,其他房屋大多低矮,街道狭窄、拥挤不堪,沿街牛、羊、鸡、鸭等随处可见。
材料二:有些比较富裕的城市用赎买方式摆脱领主的统治;有些城市则是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有些城市则两种手段并用,历经曲折才取得独立。
材料三: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工商行业也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诞生奠定了基础。
(1)由材料一可知,教堂是当时比较大的建筑物,这是为什么?
(2)从10世纪开始,西欧有较多封建城市复兴。结合材料一对其复兴的原因进行分析。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取得自治对这些封建城市来说有何意义?
(4)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结合材料三分析恩格斯为什么这么说?
2.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出现了许多著名政治人物的青铜雕像。其中有一座全身人像高大魁梧,身着华丽的盔甲,左手执权杖,右手向上举起,食指指向前方,好像在指挥千军万马奋勇向前。整体形象强劲有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它就是军事独裁者凯撒的甥孙及养子屋大维(注:屋大维的母亲是凯撒的侄女,屋大维于
公元前44年被凯撒收为养子)的雕像。

(1)公元前1世纪前期,古罗马处于什么时期?
(2)屋大维成为“军事独裁者”从此古罗马进入什么历史时期?当时我国正处于哪一个朝代?当时中国称古罗马为什么?
(3)当时中国与古罗马进行友好交往的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是什么?
3.
教权与王权并立、政教合一、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是中世纪欧洲、阿拉伯帝国、古代日本鲜明特征。请回答:
(1)中世纪欧洲教权和王权之争的焦点是什么?双方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2)阿拉伯政教合一的国家是谁创立的?阿拉伯半岛是怎样实现统的?
(3)幕府与天皇存在时期,天皇处于怎样的地位?大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废除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政府每隔6年,班给6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
……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材料一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一中这次改革是参照我国什么时期的制度进行的?从中可以看出日本民族有什么优良传统?
(3)材料二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什么制度?它是在哪次改革后形成的?
5.
观察下图,在图中方框内填出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

A.巴尔干半岛 B.小亚细亚 C. 埃及
6.
观察下图,在图中方框内填出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
A.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
B.穆罕默德建立政权之地:麦地那

2.判断题(共1题)

7.

国家
时间
历史地位和影响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
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拜占庭帝国
2世纪——395 年
出现“罗马和平”
阿拉伯帝国
8世纪中期形成10世纪分裂
伊斯兰教广为传播,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
奥斯曼土耳帝国
16世纪形成——战后
使广大被征服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对东西方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的题号后填“C”。
(1)亚历山大帝国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_______)
(2)以上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_______)
(3)拜占庭帝国存在100年左右(______)
(4)阿拉伯帝国内有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______)
(5)奥斯曼土耳帝国的对外征服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______)

3.选择题(共15题)

8.
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9.
有关中古欧洲的相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公元5世纪末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落后将近1000年之久
B.在中古时代的欧洲, 基督教会与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中古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D.法兰克等国君主是中古时代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10.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罗马共和国的建立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D.查理·马特改革
11.
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成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源头的是(   )
A.哈佛大学B.巴黎大学C.牛津大学D.剑桥大学
12.
西欧奴隶制度社会历史终结的标志是(    )
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罗马帝国灭亡C.罗马帝国的建立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3.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它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它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就是(  )
A.《荷马史诗》B.《俄狄浦斯王》C.《一千零一夜》D.《马可·波罗行记》
14.
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封建主直领地B.采邑C.封建庄园D.村庄
15.
拜占庭帝国由盛而衰的原因表述有错的项是(   )
A.拜占庭帝国封建保守,不能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
B.查士丁尼频频用兵,导致民穷财尽
C.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和入侵
D.亚历山大帝国的入侵
16.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有(  )
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  ③象形文字  ④种姓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
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下列文明不是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是( )
A.古埃及文明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D.古巴比伦文明
18.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曾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古老文字是:(  )
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象形文字D.拉丁字母
19.
下边人物的历史贡献是(  )
A.创作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B.写出《几何原本》一书
C.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
D.率军东征波斯
20.
公元前5世纪后期,古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当时的执政官是(   )。
A.汉谟拉比B.阿波罗C.伯利克利D.梭伦
21.
有一个旅游团想去了解欧洲最久远的文明,他们的最佳目的地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希腊 D. 德国
22.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