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6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某电视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追随摄制组的足迹,共同见证人类的早期文明。
(灿烂的亚非文明)

(1)图1是哪一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图2石柱上雕刻的是哪一部法典?并指出这部法典的地位。
(2)图3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佛教的创始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
(3)上述三幅图片所示都是什么政治制度下的产物?
(辉煌的希腊文明)

(4)图4中的场景出现在古希腊哪个重要城邦?该城邦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编后语)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约翰·索利
(5)通过对比上述两种政治制度,你觉得“如今有个趋势”,这个“趋势”是什么?
2.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自己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其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主人供给饮食,还须由主人支付一定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上长年需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材料二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很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 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1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竭力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宣称教皇权力来自上帝,有权废黜君主。此后,教皇权力达到顶峰:教皇甚至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庄园里都有哪些劳动者?
(2)材料二局面的出现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是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
(3)请写出材料二中的“附庸”对自己的主人需要尽哪些义务?
(4)根据材料三概况说明罗马教廷取得了什么样的地位?
(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共和国。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缴纳定额赋税。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
材料二 恩格斯: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1)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及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最早为城市的重新兴起作出贡献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了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各城市采取了哪些手段或方式?请你举一例。
(4)请列举出这一时期兴起著名工商业城市的国家有哪些?(举两例即可,
(5)试从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方面,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恩格斯的话。

2.选择题(共22题)

4.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教皇的统治深入人心
C.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5.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伤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法典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6.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中世纪欧洲
D.近代俄国
7.
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B.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D.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8.
下列关于西欧庄园自由农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
B.自由农民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
C.领主可以随意没收自由农民的土地
D.自由农民享有份地保有权
9.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早期资产阶级产生。下列哪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
①手工业者
②农民
③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④商人
⑤银行家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10.
(题文)下列各项不属于西欧封建社会特点的是
A.城市经济十分繁荣,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城市
B.各级之间层层分封,依次隶从
C.城市重新兴起
D.大学兴起
11.
法兰克王国的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下列叙述与他无关的是
A.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
B.在位期间,不断扩张
C.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D.实行了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12.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说道:古埃及的文明是被“封存”的。通过历史学习揭开古埃及文明的面纱,下列选项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A.阿拉伯数字
B.象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
13.
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等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B.法典规定古巴比伦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个等级
C.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D.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14.
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顺序是
①尼罗河流域
②印度河、恒河流域
③黄河、长江流域
④两河流域
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15.
以下对佛教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B.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C.佛教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D.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
16.
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这句话揭示了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
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
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
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
17.
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君主,主持日常事务的是
A.元老
B.元帅
C.执政官
D.元首
18.
“神人同形同性”描述的是
A.希腊建筑的特点
B.希腊雕塑的特点
C.希腊哲学的特点
D.希腊神话的特点
19.
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罗马的成文法
B.它刻在黑色石柱上
C.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D.它涉及的领域很广泛
20.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海外贸易B.民主政治C.文化教育D.军事外交
21.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种姓制度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③
22.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23.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24.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25.
“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以上材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A.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B.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D.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毁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