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9题)
1.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 B.教皇的统治深入人心 |
C.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 | 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
3.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段历史。中国历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教皇、教会 | B.国王、贵族 |
C.法老、祭司 | D.皇帝、大臣 |
4.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 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
5.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 B.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 D.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
10.
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是:
A.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 |
B.孝德天皇----大化改新 |
C.梭伦——建立罗马共和国 |
D.凯撒独裁——共和国名存实亡 |
12.
“公地公民制取代部民制,中央集权制取代氏姓制,高级宗教——佛教取得了国家宗教的地位,取代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共同体信仰。律令将这一成果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
A.奴隶制时代 | B.封建时代 |
C.资本主义时代 | D.社会主义时代 |
17.
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一词也可以称为“中世纪”,我们所说的西方的“中世纪”就是从此而来,下列哪一句谚语最能反映“中古”西欧社会的状况(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B.“条条大路通罗马” |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18.
在一个电视新闻里播放着这样一组画面:一个地方屹立着一座巨大的清真寺,每年春季阿拉伯人都来到这个地方朝拜;后来,这里成为了阿拉伯的宗教中心。请你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个地方应该是:
A.麦地那 | B.麦加 | C.巴格达 | D.大马士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