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6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

1.综合题(共5题)

1.
下图塑像中的人物建立的帝国是什么?其东征的意义是什么?
2.
下图人物为发展雅典民主制度创建津贴制度。他是谁?使雅典民主政治体制到达什么阶段?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体制?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材料四: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意义。
(2)完成材料二中的填空。
(3)根据材料三,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帝国”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4.
世界三大宗教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文化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 人若想要进入“极乐世界”,就必须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
材料二   最初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 胜,对下层民众产生巨大的感召カ。随着有产者和上层人物相继入教、逆来顺受、精神忏
悔、希冀来世等宿命论思想成为教义的主调。
材料三   伟大的安拉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服从安拉,应当服从使者和你们中的 主事人
(1)根据材料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宗教名称
创立时间
创始人
材料一
佛教
公元前 6 世纪

材料二

1 世纪上半叶
耶稣
材料三

7 世纪前半期

 
(2)这三大宗教先后传入我国,其中哪一个宗教最早传入对我国影响最大?这一宗教在唐代时传入日本,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的唐代高僧是谁?
5.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 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材料二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一,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等级。
(3)材料二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4)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

2.选择题(共22题)

6.
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下列史实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奥林匹克运动会
②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
③逻辑学的创立
④《十二铜表法》成为近代西方国家的法律基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
某同学即将大学毕业,他想写一篇关于早期希腊社会的论文,可以参考的著作是
A.《天方夜谭》
B.《汉谟拉比法典》
C.《自然史》
D.《荷马史诗》
8.
13世纪的庄园法庭规定: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佃户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可见,庄园法庭
A.维护领主的利益
B.限制领主的特权
C.依据习惯法判案
D.开庭地点不固定
9.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A.皇帝
B.哈里发
C.天皇
D.大王
10.
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儒略历是以下哪一时期制定的历法
A.屋大维时期
B.亚历山大时期
C.凯撒时期
D.伯里克利时期
11.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
A.内容全面
B.思想落后
C.传播广泛
D.影响深远
12.
从公元前480年到公元前431年,将近50年里,希腊世界特别是雅典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它的表现之完美、辉煌,在人类历史上找不到相提并论的时代。雅典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A.总统制
B.种姓制度
C.君主立宪制
D.雅典民主制
13.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这体现了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  )
A.小国寡民B.重视农业C.民主政治D.对外扩张
14.
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
A.陪审法庭
B.公民大会
C.元老院
D.幕府
15.
古老的东西方都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以下代表性成就中,不属于亚洲文明但属于大河文明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金字塔C.帕特农神庙D.佛教
16.
下列选项属于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
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
C.中央设“二官八省”
D.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7.
古代埃及人在天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是(    )
A.修建金字塔B.制定太阳历C.制成木乃伊D.修建空中花园
18.
查士丁尼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 )
A.《查士丁尼法典》B.《新法典》C.《法学汇篡》D.《法理概要》
19.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0.
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里堡恩修道院中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还应缴纳二只母羊、二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庄园农奴(  )
A.每逢节日向领主缴纳地租
B.缴纳实物、劳役两类地租
C.已经被剥夺全部人身自由
D.对受剥削与压迫充满仇恨
21.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A.大学的兴起B.城市的兴起C.基督教的兴起D.古希腊、罗马经典的传播
22.
若要研究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你应该选择的著述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巴黎圣母院》
D.《俄狄普斯王》
23.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
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已不受国王管辖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24.
查韦斯骄傲地说:“我不用出国就能领略到整个地中海的风光。”由此判断他是古代欧洲的
A.波斯帝国人
B.亚历山大帝国人
C.罗马帝国人
D.阿拉伯帝国人
25.
罗马帝国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这一大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是在()
A.公元3世纪初B.公元3世纪末
C.公元4世纪初D.公元4世纪末
2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