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3题)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征服与被征服,这种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会在短时期内改变政治地理面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蒙古人在亚欧大陆的纵横驰骋,无疑是世界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欧亚大陆古代商队的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诸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⑵依据材料一和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文明交流的方式,并列举出两例能体现此种交流方式的历史实例。
⑶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说说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征服与被征服,这种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会在短时期内改变政治地理面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蒙古人在亚欧大陆的纵横驰骋,无疑是世界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欧亚大陆古代商队的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诸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⑵依据材料一和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文明交流的方式,并列举出两例能体现此种交流方式的历史实例。
⑶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说说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西欧小封建主从大封建主处接受封地,在举行“臣服礼”时的宣誓:“我主,臣下乃是我主之仆人,领有采邑之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
材料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流行于西欧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常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中国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写照
⑴图一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个国家?
⑵材料二中“主”和“仆”分别指什么?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纽带。这种制度的推广,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和中国的封建制度有何不同?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西欧小封建主从大封建主处接受封地,在举行“臣服礼”时的宣誓:“我主,臣下乃是我主之仆人,领有采邑之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
材料三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流行于西欧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常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中国封建社会君臣关系的写照
⑴图一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最先形成于哪个国家?
⑵材料二中“主”和“仆”分别指什么?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纽带。这种制度的推广,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和中国的封建制度有何不同?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有本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逼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至班年,即从收授。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通过什么方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表明深受中国的影响,请你列举一例。
(2)材料二所提到“第一位老师”是指哪个国家?
(3)材料三反映日本向他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请你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材料三反映哪些方面的措施?
(4)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为世界现今第三经济大国。从今天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中,你有何启示?
材料一: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有本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逼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至班年,即从收授。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通过什么方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表明深受中国的影响,请你列举一例。
(2)材料二所提到“第一位老师”是指哪个国家?
(3)材料三反映日本向他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请你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材料三反映哪些方面的措施?
(4)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为世界现今第三经济大国。从今天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中,你有何启示?
3.选择题- (共30题)
12.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14.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爱德华的学习笔记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A.9世纪开始出现,后来遍布欧洲各地 |
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
C.佃户通过为领主劳动取得“份地”生活 |
D.领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
17.
学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这一单元时,我们发现:6、7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同一时期,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生产停滞,外族入侵……面对这种局面,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由哪位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
A.孝德天皇、亚历山大 | B.明治天皇、亚历山大 |
C.明治天皇、穆罕默德 | D.孝德天皇、穆罕默德 |
18.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
19.
由于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而被领主控制,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斗争来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
A.武力斗争 杀死领主 |
B.金钱赎买 武力斗争 |
C.政治谈判 金钱赎买 |
D.国王支持 武力斗争 |
20.
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公元前27年,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该材料反映出屋大维建立了()
A.波斯帝国 |
B.亚历山大帝国 |
C.罗马帝国 |
D.阿拉伯帝国 |
21.
新华社喀布尔2018年4月17日电:中国红十字援外医疗队17日表示,第二批阿富汗2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赴华接受治疗。“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
A.道教 | B.佛教 | C.伊斯兰教 | D.基督教 |
22.
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强盛一时,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王国。后来分裂成为哪些国家的雏形( )
①德意志②意大利③法兰西④西班牙
①德意志②意大利③法兰西④西班牙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4.
(题文)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这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 | 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 |
C.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 |
27.
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演变有误的一项是( )
A.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 |
B.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
C.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
D.1453年,亚历山大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
29.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
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
30.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
B.封建贵族阶层 |
C.市民阶层 |
D.工业无产阶级 |
31.
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拿破仑法典》 |
B.《汉谟拉比法典》 |
C.《临时约法》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32.
雅典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建设家园,在国家和私人财富方面,雅典远超其他城邦,公职薪酬、城邦节庆方面开支远低于财政收入,国家财富储备充足。这一黄金时代的执政者是?
A.伯利克里 |
B.梭伦 |
C.马拉松 |
D.苏格拉底 |
33.
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结束王政时代,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 |
B.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
C.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
D.公元前49年,凯撒夺权,但被刺杀 |
36.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下列作品属于这个“独特的民族”创造的是
A.《天方夜谭》 | B.《俄底浦斯王》 | C.《荷马史诗》 | D.《安娜. 卡列尼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