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六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59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5

1.综合题(共6题)

1.
(1)在下图相应的方框内填写下列地点的字母。
A、威尼斯B、伦敦
(2)仔细观察图,指出西欧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出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那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该国的最高国家决策机构是什么?这种民主有何局限性?
材料二  645年6月12日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宫廷政变,除掉苏我氏,皇室夺取了长期控制在大贵族手中的政权。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自己以太子身份摄政,革新派人士中臣镰足任内臣,高向玄理等任国博士。又仿中国建年号“大化”。646年,颁布“改新”诏书,全盘仿效中国,进行革新变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材料三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指的是什么?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有何影响?
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最基本的资源。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古今中外,有许多重大的改革(变革)与土地密切相关。
【中古期经典的土地措施】
材料一  7世纪前半叶,日本土地兼并盛行,部民制衰落,贵族们为争夺土地,不断战争。……政变后,中大兄皇、中臣镰足等,革新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化,以“法式备定”的唐制为蓝本,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材料二  8世纪上半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大量自由农民破产,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强大……查理·马特懂得仅仅镇压内乱、驱逐外敌,并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根本改变墨洛温王朝无条件封赠土地的制度,实行有条件的分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日本大化改新中与土地有关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查理·马特土地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4.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昔日灿烂】 
在西方世界古代史的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当属希腊作为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从文学、建筑到科学有那么多希腊人举起过照亮世界文明的火把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1)请列举古代希腊在文学、雕塑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一例。
(2)当然在古代世界亚非人也创造了无比灿烂的辉煌。请列举亚非地区在科学方面的成就一例。
【文明交流】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3)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两种方式?材料认为“商队来往”和“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试举两例加以佐证。
【感悟历史】 
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许多人物和事件都会变成历史但文化却永远存在历久弥新并长时间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它们如同浩瀚苍穹的璀璨群星交相辉映光耀宇宙。正是文化的多样性使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请举一例说明“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据此你认为如何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5.
在世界三宗教中,哪一种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起了重要作用?哪一宗教的什么组织成为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6.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中人物来到中国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
(2)该图中人物的事迹与阿拉伯数字西传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指出它们体现出的共同历史主旋———

2.判断题(共1题)

7.
阅读下列图表后判断:
国家
时间
历史地位和影响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
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拜占庭帝国
4世纪---1453年
出现“罗马和平”
阿拉伯帝国
8世纪中期形成,10世纪分裂
伊斯兰教广为传播,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6世纪形成---战后
使广大被征服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对东方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以上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亚历山大帝国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2)以上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3)拜占庭帝国存在100年左右(    )
(4)阿拉伯帝国内有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    )
(5)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对外征服促进了东方贸易的发展( )

3.选择题(共11题)

8.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
9.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下列图片与古印度文明有关的是(  )
A.B.
C.D.
10.
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故宫太和殿
D.印度河流域古城址
11.
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12.
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有(  )
①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     ② 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
③ 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④ 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3.
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
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14.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15.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16.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17.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

18.
马拉松赛跑已在云南多个城市举办,越来越多的发挥着凝聚公众的纽带作用。与马拉松赛跑起源相关的是(  )
A. 琅城起义 B. 希波战争 C. 亚历山大东征 D. 布匿战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