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5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2

1.综合题(共3题)

1.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臣)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三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
(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载《历史教学》,1983年第10期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情形是在哪场改革后出现的?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这场改革后西欧乡村出现了何种典型的组织形式?
(3)材料三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有关?这场改革仿效的是哪个国家的典章制度?它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
当危机来临时,化解它的利刃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它的名字叫智慧。危险和机遇伴生,就是所谓危机。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
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这个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这个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1)这个帝国是什么?
(2)请结合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材料一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指的是哪一位人物?请再列出另外一位该时代的巨人。这些巨人的作品都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2)你同意材料二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艺复兴的性质。
(3)写出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A、B、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2.判断题(共1题)

4.
“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文艺复兴的兴起。这个说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3.选择题(共32题)

5.
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佛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6.
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7.
《汉谟拉比法典》这一文明成果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B.
C.D.
8.
历史图片真实再现了历史的瞬间,如果图中接受教皇皇冠的事情发生在800年,你认为图中的人物是
A.凯撒
B.查士丁尼
C.查理大帝
D.亚历山大
9.
下列关于中古世纪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②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农民和奴隶
③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④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名不副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名词与说法。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不副实的名词,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A.阿拉伯数字
B.文艺复兴
C.印第安人
D.蒸汽革命
11.
下列用语与世界三大宗教观念搭配一致的是
A.基督教——MYGOD阿门
B.佛教——真主赐你平安
C.伊斯兰教——阿弥陀佛,出家不打狂语
D.以上三者搭配都是正确的
12.
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当时的统治者是(  )
A.克洛维B.屋大维C.查理D.凯撒
13.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道路各不相同。下列属于加速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的主要因素是
A.金钱赎买
B.改革
C.伊斯兰教播
D.外族征服
14.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①各地纷纷开展了垦殖运动
②垦殖者成为新开垦地区的新主人
③庄园逐渐衰落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下列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组合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古希腊——《断臂的维纳斯》
B.古罗马——儒略历
C.古希腊——《荷马史诗》
D.古罗马——《帕特农神庙》
16.
1075年,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向教皇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这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
A.教廷至高无上B.国王毫无权力
C.百姓受到剥削D.宗教信仰虔诚
17.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在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化的倾向更为明显,最为典型的表现是
A.通过买卖土地壮大庄园
B.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
C.通过收取地租获得财富
D.扩大手工业生产规模.
18.
彼得自从经营手工工场以来,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穿上了丝绸衣服,房间里摆上了瓷器,每日必有一顿肉食。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发展
A.提高了生产效率
B.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促进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D.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19.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法典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20.
西欧富裕农民约翰建立了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材料反映了西欧(  )
A.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B.基督教的兴起
C.城市的兴起D.庄园的瓦解
21.
他是马其顿国王,他带兵从欧洲出发,横扫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占领印度河流域。他的帝国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得以交流、交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的世界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材料说的是
A.希腊内战
B.希波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罗马征服地中海
22.
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23.
江山代有人才出。凯撒被谋杀后,屋大维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
A.雅典共和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迦太基王国
24.
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的形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大学的形成引发城市大规模起义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25.
庄园法庭档案记录了这样一些事: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这些案例主要说明( )
A.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C.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D.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26.
“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权力”的基础是给予( )
A.农奴
B.武器
C.土地
D.爵位
27.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28.
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B.
C.D.
29.
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D.建造麦加清真寺
30.We went to the beach and enjoyed o{#blank#}1{#/blank#}yesterday.
31.We went to the beach and enjoyed o{#blank#}1{#/blank#}yesterday.
32.
余秋雨在《行者无疆》写到“我相信,当茫茫大地还处于蒙昧和野蛮阶段的时候,罗马的征服,虽然总是以残酷为先导,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文明的征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①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②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③罗马帝国的扩张是和平的侵略
④罗马帝国把人类带进了文明社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3.
新航路开辟后,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终于迎来了近代的曙光。”其确切理解应该是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建立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世界从此由分散走上整体
34.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
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爆发D.科学革命的开展
35.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新鲜思想”的流出是指
A.基督教产生B.文艺复兴发生
C.新航路开辟D.启蒙运动兴起
36.

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3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