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5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综合题(共2题)

1.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根据世界古文明的法制发展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的黑色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石柱上端体现的法制精神是什么?
材料二 见图中黑色石柱上的文字,正文共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4000行,约8000字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2)从材料二中可以知道刻画《汉谟拉比法典》的文字是什么?有何历史价值?
材料三 汉谟拉比去世后,其法典不仅没有被遗忘,而且被广泛传抄。迄今为止,《汉谟拉比法典》的抄本已达到53个,以后犹太律法中的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等刑罚很可能就是受到《汉穆拉比法典》的影响。《汉谟拉比法典》不仅被后起的古代西亚国家如赫梯、亚述、新巴比伦等国家继续适用,而且还通过希伯来法对西方法律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中世纪天主教教会法中的某些立法思想和原则便渊源于该法典。
(3)从材料三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材料四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材料四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有何历史地位?
材料五 拜占庭的法律属于罗马法系统。罗马法的完善是在查士丁尼一世时期。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便委托一个专门委员会进行整理、编纂帝国的法律大全,他在世时,共完成四部法律汇编。他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法律规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调节提供了法律手段。对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定起到了蓝本作用。
(5)材料五中所说的“罗马法系统”,举出其中的两部相关法典。
(6)“在早期罗马社会,罗马法规定,偶尔但必须的商品流转时,证人必须到场,并且以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来体现交易双方的意愿。这样交易的一方想赖账时,另一方可诉至法院,并且带证人出庭。”下面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在后面括号里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①罗马法的规定保证了商品交易的公平公正( )
②罗马法的规定保证了商品交易的效率及安全( )
③罗马法促进商品交易的方式模式单一 (    )  
④罗马法促进商品交易的品种内容一致(    )
(7)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2.
1500年前后,世界史是一个转型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世界步入近代。由此阅读下列材料,依据问题作答。
材料一 从 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大发现”的时代。
(1)据材料一,“人的发现”、“世界的发现”分别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是欧洲某国的文艺作品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

(2)材料二中图一的两件作品集中体现了的什么样的核心思潮?图一的思潮与图二的思想之间有关系吗?
材料三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对于欧洲的现代化很重要。因为商贸的交流,文化思想的碰撞成为了可能,典型的例子就是形成了大学,愈发促进了人口流动和思想交流,对于启蒙运动起到很大的作用。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使得反映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逐渐发展,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后来成了文艺复兴的摇篮。
(3)据材料三说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条件有哪些?举出两条。
材料四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杀死。最后,剩余的10多名船员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4)根据材料四,概括麦哲伦船队的重要贡献。
材料五 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而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掠夺,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材料五中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有何共同特质?它的出现与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之间有什么联系?
(6)综合以上材料,总结14-17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2.选择题(共29题)

3.
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基督教产生
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佛教传入欧洲后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4.
某校九年级(8)班的学生在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重大活动按时间排序时产生了分歧。你认为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开始在麦加传教
③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④攻占麦加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
5.
下列关于西欧庄园制度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园主拥有庄园一切特权B.庄园的主要劳动者是骑士
C.农奴在庄园里缺少自由D.庄园不能自给自足
6.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促进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欧洲出现一个新的阶级——封建特权等级B.推动了庄园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基督教会的统治地位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
阿拉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比较来看,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  )
A.都是建立了强大而统一国家B.都是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都创造了自己灿烂先进的文化D.都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8.
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 )
A.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B.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C.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国家D.从封建国家转变为奴隶制国家
9.
英国近代诗人雪莱曾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他这样说的历史原因是(   )
A.英国曾受希腊统治B.希腊曾受英国统治
C.希腊文明源于英国D.英国文明源于希腊
10.
从图中可以看出,巴格达见证了新月之乡的灿烂文明,主要是指(   )
A.古埃及和古希腊B.古巴比伦和阿拉伯
C.古印度 和古罗马D.古巴比伦河和拜占庭
11.
下图是古代印度文明的(  )
A.佛教B.伊斯兰教
C.种姓制度D.封建制度
12.
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13.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
A.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D.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14.
江山代有人才出。凯撒被谋杀后,屋大维迅速崛起,于公元前27年建立了
A.雅典共和国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迦太基王国
15.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  )
A.阿拉伯帝国B.古巴比伦王国
C.亚历山大帝国D.法兰克王国
16.
下列关于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历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自此,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17.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取得自治权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争取自治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C.自治城市无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D.法兰西的琅城最终没有获得自治权
18.
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B.两河流域一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一种姓制度D.黄河流域—甲骨文
19.
“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权力”的基础是给予( )
A.农奴
B.武器
C.土地
D.爵位
20.
历史学家将中世纪基督教会控制下的欧洲称为“思想上的黑暗时代”,这是因为(   )
A. 教会控制了文化实行神学教育 B. 教会权利凌驾于国家权利之上
C. 教会控制欧洲三分之一的土地 D. 教会征收高额赋税包括十一税
21.
雅典的一个公民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家庭有男主人的父亲、男主人、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请问你这个家庭可以投几票
A.一票
B.两票
C.三票
D.四票
22.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历史现象
原因
A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
查理·马特改革
B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
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马可·波罗行纪》
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廷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A.A
B.B
C.C
D.D
23.
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阿拉伯
24.

探究下列小题:

25.
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展示,是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能帮助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  )
A.文艺复兴的原因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26.
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其最重要、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B.国家权利取代贵族特权
C.公民取代臣民D.科学技术取代迷信愚昧
27.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出版欧洲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神曲》。该名著产生于(  )
A.新航路开辟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28.
哥伦布说:“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去的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这里哥伦布强调的航海的目的是( )
A.拯救灵魂B.享天堂之乐C.“发现”新大陆D.追求财富
29.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向明朝皇帝进献一幅《堪舆万国全图》。图上引进了南极洲、南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地理概念,并且第一次在中文地图上使用了赤道、回归线、极圈、北极等名词。你认为该图绘制的时间应在(  )
A.新航路开辟前B.新航路开辟后
C.郑和下西洋后D.马可·波罗东游后
30.
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从分散走向整体
31.
15世纪末叶,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向东方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
A.西班牙、法国
B.葡萄牙、西班牙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