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高二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14553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0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南宋)华岳《田家其三》

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4)“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并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二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3.
比较学习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耕稼劝,则农业崇,而弃本逐末者不得纵。由是,赋税可均而国用可足。”
——(明)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亚当·斯密认为,如果选择了自由贸易,我们可以挣到更多的钱。而且,如果我们让别人有钱了,他们就能够向我们购买更多的产品……“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摘编自《工业先声》
(1)材料一中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分析说明其中一项政策在政治方面的影响。
材料二:莫里斯·迈斯纳(耶鲁大学教授)对我国计划经济阶段的近代化成就的评价:如果不去正确的评价***时代把中国从世界上最落后的农业国家之一变成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止世界第六大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取得的惊人成就,就不可能理解***时代遗留给邓小平时代的经济问题。实际上,***发展策略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中的大部分都是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如果不正确评价这个基本的经济事实,就无法理解在***之后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改革。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反思与前瞻》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时代在体制上有哪些“高速工业化的副产品”?邓小平时代是如何反思并改革的?
(3)在某中学举行的“20世纪的美国经济政策”的学习研讨会中,组织者提供了四位美国总统的照片,要求参会的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题作主题发言。请依据示例选择其中一位(示例不选)拟定提纲。
示例:美国胡佛总统

①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②应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③结果——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回答:美国总统(除胡佛外任选一位):
①危机——②应对——③结果——
4.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的原因。
(2).阅读图表,描述其反映的近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象,并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五口通商时期中国生丝出口情况表五口通商时期中国茶叶出口情况表

(3).流行的民谣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指出下面两段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说明其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①“天天想,日日盼,今天来把公社建,公社好,公社强,公社幸福胜天堂。”
②“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①事件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事件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1题)

5.
有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纺织业兴起,以妇女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C.引进甘薯、玉米等新作物,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妇女地位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迁,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提高
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我国开始以煤为冶铁的燃料,始于(   )
A.商朝
B.汉朝
C.北宋
D.南宋
7.
受惠于下图所示之古代发明的行业是()

A. 农业
B. 纺织业
C. 冶铁业
D. 陶瓷业
8.
下列是某校举办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手抄报比赛中学生搜集的一组图片,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手工技艺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江南市镇的兴起
D.城市布局的变化
9.
下面是1500年~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
B.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D.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随需求波动
10.
1493年教皇为协调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的矛盾而裁定了一条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如下图)。此举()
A.揭开了新航路开辟的序幕
B.确立了西班牙海上霸主地位
C.划定了西葡两国的殖民范围
D.规避了殖民扩张和殖民争夺
11.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
12.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
13.
张謇曾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少充足的资金
B.国内市场狭小
C.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D.技术力量薄弱
14.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B.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C.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D.是基于美国总统里根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后提出的
15.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