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材料二 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
(1)材料一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帝国”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材料二 经济方面,庞大的开支和贪污盛行,政府滥发货币又引起物价上涨。政治方面,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帝国政权严重瘫痪。军事方面,帝国周边的“蛮族”乘机侵袭帝国边境,加重了罗马人的苦难。
(1)材料一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帝国”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的地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力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材料一中西欧新的城市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各一个。
(3)材料二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方式有什么?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的地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力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材料一中西欧新的城市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各一个。
(3)材料二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方式有什么?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3)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个文明的发源地及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材料一

材料二 婆罗门利用自己控制的宗教婆罗门教编造说,神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与双脚分别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并为这四种人规定了特定的职责和义务。
(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个国家的文明?说出它们文明的发源地。(2)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3)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三个文明的发源地及政治制度的共同点。
2.选择题- (共19题)
8.
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10.
庄园生产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内有耕地、林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设置了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酿酒设备。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庄园
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单位 |
B.是一个封闭的作坊 |
C.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
D.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
14.
德国著名学者耶林在谈到罗马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下列不属于罗马“法律”的是
A.《查士丁尼法典》 |
B.《汉谟拉比法典》 |
C.《法理概要》 |
D.《新法典》 |
15.
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C.亚历山大帝国 | D.罗马帝国 |
21.
“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这些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他”是指
A.尼罗河 | B.埃及法老 | C.金字塔 | D.狮身人面像 |
22.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 B.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
C.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 D.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