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4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9

1.综合题(共6题)

1.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
(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文明无不充满智慧和神奇。请你列举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的文明各一例。
(2)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请列举两例古希腊的文明成果。
(3)阿拉伯人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请列举两例阿拉伯的文明成果。
(4)仰望历史的星空,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如璀璨的繁星,从古至今,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2.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城市的兴起是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城市最先在地中海沿岸兴起,11、12世纪之后在欧洲各地普遍兴起。较早兴起的地中海城市中,比较著名的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些城市当时的内外贸易都相当发达。欧洲其他地区这一时期兴起的比较著名的城市,有法国的马赛、巴黎,英国的伦敦,德意志的科伦,捷克的布拉格。上述城市都是工商贸易高度发达的都会。城市的兴起是西欧封建社会进入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
(2)中世纪欧洲城市最先兴起于地中海沿岸,其后在欧洲各地普遍兴起。
(3)较早兴起的地中海城市包括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和巴黎等。
(4)随着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城市与封建领主之间的斗争日益加剧。
(5)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促使西欧封建社会进入发达阶段。
3.
观察下面《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图
(1)请将下列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中对应的方框内。
A、佛教诞生的地方B、《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地方C、金字塔所在的文明古国

(2)据图回答,上图所述古代亚非文明发祥地与古希腊文明发祥地的区别。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势。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和一些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中国隋唐先进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实行改革。七世纪中期,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材料二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官职世袭的陋习,设立了处理日常事务的二官和八个省(如图所示),每一级由中央在民众中选拔的官员管理。这一官制改革借鉴了中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后天皇处于怎样的政治地位?并分析日本官制改革后,建立起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重大意义?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生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奴隶起义爆发。……这次起义虽遭失败,但其影响于罗马社会的威力却大于当时任何社会阶层的活动,客观上也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的历史转变。
材料二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州。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丝绸也传入帝国。
材料三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拜占庭帝国由于地处亚、欧、非三州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曾一度被视西欧人视为天堂。……但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奴隶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当时的罗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罗马帝国为什么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结合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史,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应该怎样做,才能繁荣昌盛?
6.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巴比伦、希腊和罗马都曾为人类社会法制作出突出贡献。
(1)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请列出这部法典在人类文明史上居于怎样的历史地位?
(2)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请写出雅典民主政治在何时达到全盛时期?并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3)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你知道哪些罗马法?请举两例。
(4)民主与法治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的理想。在当前中国依法治国方略下,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2.选择题(共15题)

7.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条件?
A.城市经济的活跃
B.市民阶层的需要
C.教会的支持
D.义务教育的施行
8.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逐渐在一些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兴起。与此同时,在城市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新社会集团。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市民阶级
D.农民阶级
9.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欧洲三个国家的雏形。下列国家中属于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成的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意大利
④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古代历史上曾出现一些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下列不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1.
屋大维已经是终身执政官和最高统帅了,后来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和执政官合二为一,罗马共和国演变成罗马帝国。该事件发生在
A.公元前27年
B.公元前31年
C.公元前49年
D.公元前73年
12.
佛教是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至西汉末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传入后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请问佛教起源于
A.朝鲜
B.日本
C.巴比伦
D.古印度
13.
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这说明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14.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的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
15.
《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一故事集属于哪一文明的成果?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阿拉伯文明
16.
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  )
A.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建立了地跨亚非三洲的帝国
C.对罗马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D.制定了儒略历
17.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道路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主要依靠的是  (  )
A.战争B.改革C.宗教D.外族征服
18.
他们相信“灵魂不死”,认为人死后还要在冥世,即另一个世界中生活,只要保住肉体,灵魂就能依附肉体万世长存。为此,他们利用多种材料,把尸体制成“木乃伊”。这里的“他们”是指
A.古代犹太人
B.古代以色列人
C.古代印度人
D.古代埃及人
19.
下图是帕特农神庙遗址,它曾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建筑之一。它属于古代的(   )
A.雅典B.罗马C.斯巴达D.巴比伦
20.
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21.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