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庄同、城市产生、大学兴起对后世影响极大,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材料三 经济的中心,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十字军东征沟通了东西方接触的渠道,扩大了西方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萎缩几百年的商品活动又活跃兴旺起来,尤其在交通要充主教驻地,自治城市蓬勃兴起,自治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积敛了大量财富,复述的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另外,还有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
(2)据材料二,解释中世纪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市民阶层形成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大学兴起的原因;联系材料二,指出城市形成和大学兴起的共同前提是什么?
(4)材料四强调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清解释“它只是保存”“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内涵。
材料一 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它的形成大约和生产力低下有关。14世纪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浅析日本与西欧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材料二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港湾、城堡、教堂以及交通要道周围,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随着城市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材料三 经济的中心,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济基础,十字军东征沟通了东西方接触的渠道,扩大了西方对东方奢侈品的需求,萎缩几百年的商品活动又活跃兴旺起来,尤其在交通要充主教驻地,自治城市蓬勃兴起,自治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积敛了大量财富,复述的城市为创办大学提供了大笔经费,另外,还有不少富豪人家捐资兴办大学或资助贫寒子弟上大学。
——《浅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形成》
材料四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他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他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他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第1句反映出西欧庄园典型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西欧庄园瓦解的原因。(2)据材料二,解释中世纪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市民阶层形成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大学兴起的原因;联系材料二,指出城市形成和大学兴起的共同前提是什么?
(4)材料四强调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清解释“它只是保存”“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内涵。
2.
古老的东西方文化在世界文明占据重要地位,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看图片,解读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2)读材料,巧列举,善归纳。
在欧洲古代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当属希腊,古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那么多的辉煌。从文学、建筑到科学,有那么多希腊人举起过照亮世界文明的火把,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①列举古代希腊在文学、哲学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一例。
罗马法是古代欧洲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但是罗马法不是某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它不仅包括从《十二铜表法》到《国法大全》间的所有法律,而且包括中世纪复兴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的罗马法。
③列举通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问、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名称,并归纳罗马法的影响。
(3)观察地图,B、C两处分别属于哪个古代文明?
(1)看图片,解读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2)读材料,巧列举,善归纳。
在欧洲古代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当属希腊,古希腊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那么多的辉煌。从文学、建筑到科学,有那么多希腊人举起过照亮世界文明的火把,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①列举古代希腊在文学、哲学方面留下的珍贵遗产各一例。
罗马法是古代欧洲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但是罗马法不是某一部法律文献的名称,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全部法律。……它不仅包括从《十二铜表法》到《国法大全》间的所有法律,而且包括中世纪复兴以后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的罗马法。
③列举通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问、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名称,并归纳罗马法的影响。
(3)观察地图,B、C两处分别属于哪个古代文明?

3.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统治具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和图2反映的分别是什么制度?请解释两种制度的共同特点。
(2)图2制度形成了怎样的观念?你如何理解西欧流传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句话。
材料二 如下图是“罗马共和国权力机关”示意图

(3)从示意图能看出罗马共和国的各权力机关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材料三 ①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②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
(4)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个事件?①②两项措施各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一

(1)图1和图2反映的分别是什么制度?请解释两种制度的共同特点。
(2)图2制度形成了怎样的观念?你如何理解西欧流传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一句话。
材料二 如下图是“罗马共和国权力机关”示意图

(3)从示意图能看出罗马共和国的各权力机关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材料三 ①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②废除贵族对土地和农民的私有,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六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农民获得了渴望的土地。获得土地的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
(4)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个事件?①②两项措施各产生什么影响?
2.选择题- (共15题)
4.
下列关于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l世纪时,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
②西欧封建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盛行农奴制,是当时社会的基础
③两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俗
④罗马帝国前期呈现过欧洲奴隶社会的最辉煌状态
①l世纪时,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
②西欧封建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盛行农奴制,是当时社会的基础
③两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俗
④罗马帝国前期呈现过欧洲奴隶社会的最辉煌状态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6.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 B.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 D.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
7.
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
11.
关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
A.认为抽签选举危害性很小 | B.高度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
C.揭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 | D.没有人愿意通过抽签参与政治 |
13.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10岁雅典男童 | B.雅典贵妇 |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 D.来自波斯的商人 |
14.
“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 B.波斯帝国 | C.阿拉伯帝国 | D.奥斯曼帝国 |
15.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16.
(题文)《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表明( )
A.雅典物产丰富人民富足 | B.雅典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
C.雅典是当时地中海霸主 | D.雅典人充当了海盗角色 |
17.
绘制年代尺是培育“时空观念”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年代尺中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
C.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
D.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