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A,用手创造出B,用腿创造出C,用脚创造出D。(如下图)

材料二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1)依据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
(2)材料一涉及古代什么地方的什么制度?它说明了什么社会关系?
(3)材料二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造物神“梵天”用口创造出A,用手创造出B,用腿创造出C,用脚创造出D。(如下图)

材料二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1)依据材料一填写下列表格。
| 等级名称 | 社会阶层 | 职责和义务 |
A | ________ | 祭司贵族 | 掌管祭祀 |
B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武士、官吏 |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
C | ________ |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 |
D | ________ |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 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
(2)材料一涉及古代什么地方的什么制度?它说明了什么社会关系?
(3)材料二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
2.判断题- (共1题)
2.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公元6世纪,在印度半岛出现佛教,其创始人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佛教教义适应了当时反对刹帝利特权的要求,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公元6世纪,在印度半岛出现佛教,其创始人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佛教教义适应了当时反对刹帝利特权的要求,因此得到快速发展。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佛教的传播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6题)
6.
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脚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A.神化等级制度 |
B.为人们选择职业创造依据 |
C.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
D.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