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过往的历史中世界各国各民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是世界各国为我们修建巨型建筑。请将这些的遗产分为两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了文明型社会的标志。请说出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

(3)2019年10月1日我们才过完祖国70岁的生日。请问使用该种纪年的历法的基础是什么?还有之所以今天能使用这种纪年方法最早应该感谢什么人?

(1)如图是世界各国为我们修建巨型建筑。请将这些的遗产分为两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了文明型社会的标志。请说出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什么?

(3)2019年10月1日我们才过完祖国70岁的生日。请问使用该种纪年的历法的基础是什么?还有之所以今天能使用这种纪年方法最早应该感谢什么人?
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修建的用途是是什么?它在该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2)材料二反映的种姓信念的本质是什么?印度国王属于哪一种姓?
材料三: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材料三中的谚语反映了西欧哪一制度?综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材料一: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修建的用途是是什么?它在该国和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有印度学者认为:“在印度社会中,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放弃不了种姓信念。”
(2)材料二反映的种姓信念的本质是什么?印度国王属于哪一种姓?
材料三: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材料三中的谚语反映了西欧哪一制度?综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2.综合题- (共4题)
3.
法制是人类不懈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在既没有继承人又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父系近亲成员继承财产;伤害他人而未能取得调解时,被害人可以对加害人实施同态伤害;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
材料三 最能够体现庄园主权威的为“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统治机构,特点为:第一,非常设机构,根据地方问题多少和庄园主本身意愿来决定开庭间隔。第二,规定开庭时,当地农民都要参加,也非所有人有发言权,由代表组成陪审团。……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的内部事务,是为了处理“家务事”。
(1)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表明这部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典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为罗马早期成文法的《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历史地位如何?
(3)材料三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效信息?
(4)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第15至20条: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正文第203条、205条: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正文第247条:如果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就与弄瞎牛的眼睛同罪。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在既没有继承人又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父系近亲成员继承财产;伤害他人而未能取得调解时,被害人可以对加害人实施同态伤害;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
材料三 最能够体现庄园主权威的为“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统治机构,特点为:第一,非常设机构,根据地方问题多少和庄园主本身意愿来决定开庭间隔。第二,规定开庭时,当地农民都要参加,也非所有人有发言权,由代表组成陪审团。……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的内部事务,是为了处理“家务事”。
(1)材料一中的法律条文表明这部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典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为罗马早期成文法的《十二铜表法》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历史地位如何?
(3)材料三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效信息?
(4)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6.
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 罗马人自称共和(republic)。就词源而论,res是指事务,publicus是指公共的,所以共和意指所有事务属于人民。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元老院是古罗马共和体制的象征,是古罗马共和政体既不同于雅典城邦,又不同于其东方邻居的地方。创作于1888年的油画《西塞罗谴责喀提林》恰当地为读者展示了古罗马元老院的内部场景。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站在元老院的中央,面对上百位身着白袍的元老,发表谴责喀提林的演讲,反对他意图颠覆共和政体的不端行为。其实,很多人对西塞罗谴责喀提林这一事件本身已没有多少兴趣,很多人更愿意通过这样以历史为主题的油画来了解古罗马元老院的建筑与摆设、开会的场景以及元老们的衣着和精神风貌。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雅典政治制度有什么局限性?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马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元老院在该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 罗马人自称共和(republic)。就词源而论,res是指事务,publicus是指公共的,所以共和意指所有事务属于人民。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元老院是古罗马共和体制的象征,是古罗马共和政体既不同于雅典城邦,又不同于其东方邻居的地方。创作于1888年的油画《西塞罗谴责喀提林》恰当地为读者展示了古罗马元老院的内部场景。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站在元老院的中央,面对上百位身着白袍的元老,发表谴责喀提林的演讲,反对他意图颠覆共和政体的不端行为。其实,很多人对西塞罗谴责喀提林这一事件本身已没有多少兴趣,很多人更愿意通过这样以历史为主题的油画来了解古罗马元老院的建筑与摆设、开会的场景以及元老们的衣着和精神风貌。
——包刚升《共和政体与古罗马文明的崛起》
材料四 历史和现实证明,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适用的政治发展道路。一个国家建立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实行什么样的政治模式,绝不是人们主观设定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特定的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在政治制度上的不同。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雅典政治制度有什么局限性?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罗马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元老院在该政治制度中的地位。
(3)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3.判断题- (共1题)
7.
判断: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称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向外传播。
材料二 公元1世纪中叶,巴勒斯坦犹太人起义,遭罗马统治者残酷镇压,一些犹太人把自身的解放寄托于宗教。他们盼望“救世主”降临,拯救人们的苦难。原始基督教遂以犹太教新宗派的形式出现。宣传“天国即将来临”,号召“罪人悔改”。2世纪中叶,原始基督教由犹太民族宗教演变为适应罗马帝国的世界性宗教,其教义中原来等待来世来临的思想逐渐为忍受苦难的思想所取代,并形成有组织的基督教会。3世纪,在罗马帝国各地发展为一支社会力量。随着罗马帝国加强对内压迫、对外侵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统治者为便于控制被压迫人民及被征服民族,于4世纪初叶,开始对基督教采取控制利用政策,加以扶植。4世纪末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靠帝国统治者支持,进一步发展。各种反抗基督教教义、信条,反对教会权威的活动都被教会判为异端,受政府镇压。5世纪末~10世纪末,欧洲封建化过程中,基督教主要靠统治王朝的法令传播到欧洲大部分国家,教会及修道院成为最大封建领主,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基督教垄断文化教育事业,在意识形态领域,把政治、法律、哲学、道德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之下。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涂”未涉及”
(1)基督教早于佛教产生,并都诞生在亚洲。
(2)基督教和佛教的产生都源于社会矛盾尖锐的结果。
(3)国王查理要求居民向教会奉献“什一税”为教会成为最大的封建领主做出了巨大贡献。
(4)随着基督教教会的发展,基督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教会则控制了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5)佛教和基督教都主张忍耐顺从的说教,都得到国王的支持。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诞生了。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称释迦牟尼。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向外传播。
材料二 公元1世纪中叶,巴勒斯坦犹太人起义,遭罗马统治者残酷镇压,一些犹太人把自身的解放寄托于宗教。他们盼望“救世主”降临,拯救人们的苦难。原始基督教遂以犹太教新宗派的形式出现。宣传“天国即将来临”,号召“罪人悔改”。2世纪中叶,原始基督教由犹太民族宗教演变为适应罗马帝国的世界性宗教,其教义中原来等待来世来临的思想逐渐为忍受苦难的思想所取代,并形成有组织的基督教会。3世纪,在罗马帝国各地发展为一支社会力量。随着罗马帝国加强对内压迫、对外侵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罗马统治者为便于控制被压迫人民及被征服民族,于4世纪初叶,开始对基督教采取控制利用政策,加以扶植。4世纪末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靠帝国统治者支持,进一步发展。各种反抗基督教教义、信条,反对教会权威的活动都被教会判为异端,受政府镇压。5世纪末~10世纪末,欧洲封建化过程中,基督教主要靠统治王朝的法令传播到欧洲大部分国家,教会及修道院成为最大封建领主,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基督教垄断文化教育事业,在意识形态领域,把政治、法律、哲学、道德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之下。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涂”未涉及”
(1)基督教早于佛教产生,并都诞生在亚洲。
(2)基督教和佛教的产生都源于社会矛盾尖锐的结果。
(3)国王查理要求居民向教会奉献“什一税”为教会成为最大的封建领主做出了巨大贡献。
(4)随着基督教教会的发展,基督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教会则控制了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5)佛教和基督教都主张忍耐顺从的说教,都得到国王的支持。
4.选择题- (共15题)
9.
下面是某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正确的时间顺序应该是
①凯撒夺取政权
②布匿战争
③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④罗马帝国的建立
⑤屋大维掌握最高实权
①凯撒夺取政权
②布匿战争
③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④罗马帝国的建立
⑤屋大维掌握最高实权
A.③②⑤①④ |
B.③②①⑤④ |
C.③①⑤②④ |
D.①②④③⑤ |
10.
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A.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
B.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
C.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
12.
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历史现象 | 原因 |
A | 古王国时期金字塔越修越小 | 王权衰落 |
B |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伯里克利改革 |
C | 罗马共和国加速衰落 | 斯巴达克起义 |
D | 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实力不断增强 |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服兵役 |
A.A |
B.B |
C.C |
D.D |
13.
下面关于查理曼帝国叙述正确的是
A.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后,继续鼓励发展伊斯兰教发展的政策,并要求每个教区的人民向教会上交“什一税” |
B.查理通过对外战争使法兰克王国的疆域和原西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基本相当 |
C.800年,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的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
D.查理大帝统治后期,帝国长期内战,分裂为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王国三个部分。 |
16.
下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明成果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A.A
B.B
C.C
D.D
类别 | 成就 | 类别 | 成就 |
A.遗址 | 哈拉帕 | B.数学 | 真正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
C.军事 | 象兵 | D.历法 | 《太阳历》 |
A.A
B.B
C.C
D.D
17.
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
20.
结合下图,选出对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合理的描述


A.西濒地中海、东达印度河、南跨红海、北含里海 |
B.西到马其顿、东到印度丰岛、南达波斯、北括黑海 |
C.西邻埃及、东达印度、南临阿拉伯、北至马其顿 |
D.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达埃及、北抵中亚 |
21.
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由此可知西欧庄园( )
A.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 B.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
C.其产品主要是用来对外贸易的 | D.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