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3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8

1.判断题(共1题)

1.
例题: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适用于深圳、珠海、厦门。
判断:错误。
理由:① “一国两制”构想,适用于香港、澳门、台湾;
② “经济特区”构想,适用于深圳、珠海、厦门。
下图场景是雅典公民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发言情形。其中发言者也有可能是斯巴达的成年男性公民。

  

2.综合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生于意大利,其原因是:首先,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其次,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迹,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第三,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占领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带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材料二:人们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三: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表面上是复兴什么文化,其实质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具有哪些影响?
(4)材料三“‘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相关历史事件分别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15世纪,欧洲各国君主为了强化王权,积极扩张……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为了与亚洲进行直接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扶持了向东和向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人海上探险的目的有哪些?
材料二  西方对全球的了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写出最早到过1500年地图A处大陆的航海家的名字。据两图所示西方对全球了解的变化,概述新航路开辟的作用。
材料三:(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正处于黑暗的人们。
——迪亚士
(3)迪亚士认为,海上探险“将光明带给正处于黑暗的人们。”你同意这种观点吗?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4.

   材料论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国会颁布《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的限制……英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利益于其领先那个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制度。

(1)英国确立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关于制度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世界史内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选择题(共30题)

5.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以下关于这一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公元前5世纪初B.属于公元前5世纪末
C.属于公元前6世纪初D.属于公元前6世纪末
6.
在古代有一个人,他不出国就能游览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地的风光。你认为他生活在下列哪一个国家?( )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雅典D.古代巴比伦
7.
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结合下图指出商人属于(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8.
关于印度的种姓制度的课本剧,违背史实的是(   )
A.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B.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C.吠舍在农田里劳动节D.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办案
9.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10.
希腊被称作欧洲的“精神家园”。古希腊文明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A.种姓制度B.《汉谟拉比法典》C.雅典民主政治D.基督教信仰
11.
关键词:遣唐使、政变、革新。日本社会进入(   )
A.部民制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2.
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仿效欧美政治经济体制B.建立天皇制的中央集权
C.以才选官提高行政效率D.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13.
公元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能够成功,根本原因( )
A.皇子的英勇无畏B.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C.改革派势力强大D.奴隶制已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
14.
中世纪的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
A.商人B.国王C.教皇D.大封建主
15.
古代某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这里保存着许多辉煌的建筑,例如下图是著名建筑。这个帝国就是(    )
A.西罗马帝国B.东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D.阿拉伯帝国
16.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下图石柱。这樽石柱刻写着哪一法律?(    )
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D.《民法典》
17.
货币上的图案往往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据此判断,下图货币来自哪个国家(   )
A.印度B.英国
C.希腊D.埃及
18.
《圣经》里两河流域是“人类幸福的伊甸园”。这里孕育着哪一古代文明?(   )
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华夏文明
19.
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20.分解因式:3x2-12={#blank#}1{#/blank#}.
21.
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最可能出自哪一人物?(    )
A.荷马B.牛顿C.阿基米德D.亚里士多德
22.
马拉松赛跑源于马拉松战役。这一战役相关战争是(   )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D.新航路开辟
23.
亚历山大东征途中,希腊文化渗入到大军所到之处,历史证据例如( )
A.狮身人面像B.法典石柱C.空中花园D.亚历山大港
24.
下图曾是中国与意大利文化交流的使者。对其经历,说法错误的是(   )
A.得到元世祖的赏识B.学说汉语和蒙古语
C.奉旨视察元朝辖区D.奉旨出使日本
25.
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主要表现在(   )
①.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②.阿拉伯人把印度的十进位计数法传到欧洲
③.阿拉伯人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④.阿拉伯人把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传播到西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26.
古代印度等级制度深严,阶级矛盾尖锐。哪一宗教的产生,反映被压迫人民的心声?(    )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7.
哪一宗教不属于世界性的三大宗教?(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28.
新航路的开辟源于诸多社会根源,主要根源是(    )
A.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B.地圆学说的提出和传播
C.西欧人狂热追求黄金D.统治者热衷于侵略扩张
29.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比较,相同之处是(    )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美洲大陆C.促进思想解放D.迎来时代曙光
30.
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B.意义思想解放运动
C.实质是复兴古典文化D.成就集中在文学、艺术和科技
31.
下图是达·芬奇的代表作品,对其不正确的评价是(    )
A.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气息B.充满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C.展现了精湛的绘画技艺D.象征着温馨的世俗生活
3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B.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海外殖民掠夺的丰厚D.海外市场扩张和海外贸易发展
33.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
A.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君主B.君主负责制订宪法
C.法律制约着君主的权力D.君主负责组织政府
3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为重大意义是(    )
A.结束君主专制B.立法限制王权C.步入近代社会D.揭开欧美革命的序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