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
材料二、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春阳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等。
——《明清史散论》
材料四、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有关诚信经商的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等。
——《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回答:
(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
(2)归纳概括当时的社会风尚,指出上述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的内容,并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有何认识。
材料一、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和财富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
——《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
材料二、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材料三、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蒸汽机车和轮船大量出现,英国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收购原材料推销工业品。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财富大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蒸汽机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7题)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A.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
A.妨碍海外市场开拓 |
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
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
D.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
A.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 |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
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
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
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
A.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
A.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
D.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有合理一面 |
B.把农业和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
C.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
D.这—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起消极作用 |
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B.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 |
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 |
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
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 |
D.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
B.探险家对美洲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
C.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 |
A.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
A.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 B.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 |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D.家庭手工业已经成为历史 |
3.选择题- (共4题)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