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三: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一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中唱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材料三:16—19世纪,长达几百年的黑人奴隶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非洲损失接近1亿多人口,这造成了非洲传统文明的衰落和经济社会的倒退。黑人奴隶贸易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人奴隶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一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插曲词的“你”是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却发现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黑人奴隶贸易对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2.
材料一: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枝,而任其主干和树根不动,它还是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的人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议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这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

(1)材料一中“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涉及的文献发表有何标志性意义?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的思想主张相同点是什么?
(4)材料四这种权力结构的确立,直接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在世界法制史上处于什么地位?请简要概括上图所示这种国家权力构成的特点。
(5)依据上述材料,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布并昭告:这些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世界近代史教材》
材料四:如图是美国国家权力构成示意图
(1)材料一中“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融合的手段”及“崭新制度”分别指什么?
(3)材料三涉及的文献发表有何标志性意义?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的思想主张相同点是什么?
(4)材料四这种权力结构的确立,直接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在世界法制史上处于什么地位?请简要概括上图所示这种国家权力构成的特点。
(5)依据上述材料,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3.
材料一:“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在我们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面貌。
材料三: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表及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这种机器首先应用于什么部门?“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指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英国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
(3)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
(4)从材料三英国的发展历程中,你认为有哪些经验是中国可以借鉴的?
材料二:在我们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面貌。
材料三:19世纪中期,英国生产能力情况表及英国的农业、工业比重图
项目 | 生产能力情况 |
煤产量 | 占世界总产量的2/3,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 |
蒸汽机产生的能量 | 占欧洲的一半以上 |
生铁产量 | 已经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 |

(1)材料一中提及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这种机器首先应用于什么部门?“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指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英国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
(3)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请举一例证明。
(4)从材料三英国的发展历程中,你认为有哪些经验是中国可以借鉴的?
2.选择题- (共29题)
4.
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A.印度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C.地中海——古罗马——帕特农神庙 |
D.爱琴海——古希腊——楔形文字 |
7.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查理·马特改革 |
B.大化改新 |
C.明治维新 |
D.战后改革 |
8.
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 |
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
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 |
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 |
10.
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 B.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 D.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
11.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
B.体现“君权神授” |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
13.
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
B.实施残暴的统治 |
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
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
14.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
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
15.
《十二铜表法》中提到“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出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 B.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
C.遵守法律是罗马人的责任 | D.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
22.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新”的含义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
D.开创了资本主义时代 |
25.
“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奇异的远航”是指
A.迪亚士船队的远航 | B.达·伽马船队的远航 |
C.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
28.
《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制度 |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
C.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 |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
30.
17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历史上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爆发。这三次革命的共同影响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 B.实现了新兴国家统一 |
C.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31.
《人权宣言》被誉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法国封建制度被彻底摧毁 |
B.成为美国制定《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 |
C.宣告了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
D.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人权、法治等基本原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