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二十二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3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亚非文明的代表是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它们分别产生于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照充足,水利资源丰富,适合农业发展。

材料二:爱琴海上散落着数百座岛屿,如同点点星火一般,终于孕育出了欧洲文明的火炬。海洋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正如母亲与儿女、乳汁与生命的关系……而亚历山大大帝则以创立帝国的方式,将希腊文明之火播撒到欧、亚、非的广大地区,所谓“希腊化世界”,正是希腊文明的世界。

——《古希腊:欧洲文明的火炬》

材料三:法学方面的成就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古代亚非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不同特点。并说出三幅图片指的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什么文明成果
(2)古希腊城邦中哪个城邦对欧洲的影响最大?这个城邦的民主政治在哪位执政官期间达到鼎盛时期,它的民族政治又有何局限性?
(3)如何评价亚历山大“将希腊文明之火播撒到欧、亚、非的广大地区”?
(4)材料三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律有何历史影响?罗马又是在哪一年由谁确立了帝制。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三分之二,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三分之一。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材料二: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中央设二官(神祗官和太政官)八省(分别管理官吏任免、对外事务、民政、刑法、财政等)一台(弹正台,掌握对官吏的监督);地方设国、郡、里。废除世袭贵族的特权和称号。
请回答:
(1)以上法令反映的哪一国家的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2)这次改革开始于哪一年?当时在位的天皇是谁?
(3)材料体现了改革的哪些内容?(写出2条)从改革的主要内容上看,这次改革借鉴哪一国家的成功经验?
(4)这次改革对该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尔时无忧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生平等,故名众生。”

——《长阿含经》

材料二: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门。

——《圣经》

材料三:真主,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

——《古兰经》

(1)请你说出这三则材料分别与哪三大宗教有关?其中哪一种宗教对我国影响最大?其创始人是谁?
(2)三则材料中的哪一宗教曾经被哪个国家定为国教?曾经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的是哪一宗教?
(3)三大宗教中,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个?

2.选择题(共18题)

4.
2000多年前,《韩非子有度》中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古代世界有很多著名法典对后世有极大影响。关于这些法典,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B.《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十二铜表法》是希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D.查士丁尼时期,《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5.
下列关于古代亚欧文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化改新推动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查理马特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制定的
D.布匿战争的胜利使当时的罗马帝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6.
以下关于西欧庄园的农民与领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西欧庄园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但不包括自由的农民
②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③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④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
关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②《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③《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④11世纪末,西欧开始对《罗马民法大全》进行研究,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
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建立的相同点是
①都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②都通过改革的方式实现了本民族的发展
③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④都缓解了社会危机,实现了社会的稳定
⑤都实现了本民族、本地区的统一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9.
九年(1)班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等资料。最适合成为其研究性主题的是
A.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B.世界统一进程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民主化的历程
10.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等。这堂课探究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B.古代欧洲文明C.封建时代的欧洲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1.
从人治走向法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都在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以下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搭配错误的是
A.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法典》
B.古代希腊﹣﹣《十二铜表法》
C.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12.
“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此材料表明了大学的形成
A.促进了城市自治权的扩大B.刺激了城市封建经济的发展
C.促使城市更加繁荣D.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
13.
某同学想办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①《掷铁饼者》
②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③《十二铜表法》
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4.
德国法学家耶林在《罗马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中“宗教”指的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新教
15.
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是
①给被侵入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②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④将拉丁字母传播到世界各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
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中古阿拉伯国家
C. 古代希腊
D. 古代罗马
17.
如图所示,这是小文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8.
下列关于法兰克王国演变的历史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②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③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④某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加冕,自此,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19.
(题文)观察下图,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已具分权政治雏形
B.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决策机构
C.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机会
D.雅典城邦居民都享有选举权
20.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21.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A.伊斯兰教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权制D.基督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