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四幅图片哪一幅反映了非洲地区的文明成果?在哪一人物主政时期,图四所示地区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材料二 在各文明最初出现后的3000年中,除了个别例外,它们之间的交往或者不存在,或者很有限,或是间断的和紧张的。历史学家用来描述这些交往的词——“遭遇”,准确地表述了性质。
材料三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四幅图片哪一幅反映了非洲地区的文明成果?在哪一人物主政时期,图四所示地区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材料二 在各文明最初出现后的3000年中,除了个别例外,它们之间的交往或者不存在,或者很有限,或是间断的和紧张的。历史学家用来描述这些交往的词——“遭遇”,准确地表述了性质。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中国的哪一文明成就对这一事件起了推动作用?材料三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据《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导致1868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2.
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印度的社会状况。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2)依据材料二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材料三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辩论,联邦政府获得主要权力和州政府保留某些权力分权治理国家的格局,用最高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美国的联邦主义。
材料四 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祥。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文献体现了什么原则?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印度的社会状况。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据此可见,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他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并运用这个法典来为其挽救奴隶制的统治服务。
(2)依据材料二指出《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材料三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辩论,联邦政府获得主要权力和州政府保留某些权力分权治理国家的格局,用最高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美国的联邦主义。
——摘编自黄安年《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
(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权力格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宪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材料四 伏尔泰曾说,在法国旅行需要经常更换法律,就像经常更换马匹一祥。法国直到1804年以后才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整体……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04年”相关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文献体现了什么原则?
3.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发展在许多方面世界领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达·芬奇说:“好人的天生的愿望是知识.”米朗多拉说:“至于我,决心探讨所有的观点,研究一切知识。”
材料二 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俄国工业革命大约在70年代完成了。
材料三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4)综上所述,西方在世界上确立优势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达·芬奇说:“好人的天生的愿望是知识.”米朗多拉说:“至于我,决心探讨所有的观点,研究一切知识。”
——摘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什么观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一观念的提出对当时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材料二 尽管如此,两千多万农奴毕竟获得了自由,使工业有了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俄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俄国工业革命大约在70年代完成了。
——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2)哪一事件使“两千万农奴获得了自由”?这一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材料三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3)材料三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为了废除黑人奴隶制,扭转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一文件?(4)综上所述,西方在世界上确立优势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三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材料四 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工厂大量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煤、铁等产量迅速增加;同时贫富差距拉大,逐渐形成两大阶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管理越来越精细、科学、严格,逐渐形成现代大工厂制度;煤炭的大量使用也产生负面影响伦敦成了“雾都”。
(4)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工业革命引发了哪些社会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的颁布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事件和材料二所述事件之间的关系。材料三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 1800 | 1820 | 1830 | 1850 | 1860 | 1870 |
产量 | 1100 | 1740 | 2400 | 4940 | 8000 | 11000 |
——摘编自《一个岛国的崛起》
(3)材料三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材料四 工业革命发生后,由于工厂大量采用新的机器设备,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煤、铁等产量迅速增加;同时贫富差距拉大,逐渐形成两大阶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管理越来越精细、科学、严格,逐渐形成现代大工厂制度;煤炭的大量使用也产生负面影响伦敦成了“雾都”。
(4)根据材料四,简要分析工业革命引发了哪些社会问题?
2.选择题- (共21题)
5.
下列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 |
B.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
C.是迄今已知世界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D.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
8.
独立战争后,美洲土著的实际地位更加恶化,他们被屠杀,驱赶,并被限制在遥远、荒凉的保留地。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A.面临民族危机 |
B.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
C.法律意识有待加强 |
D.美利坚民族尚未形成 |
10.
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C.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
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13.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下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A.步入近代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
C.封建时代的欧洲 |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14.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
B.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
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
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1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也不能随意废除法律和停止法律的执行等。由此可知《权利法案》确立的原则是
A.议会高于王权 | B.人权和法治 | C.三权分立 | D.人文主义 |
17.
“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工业革命,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这里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
B.文艺复兴运动 |
C.三角贸易 |
D.启蒙运动 |
20.
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时,就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哪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这一主张应出自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24.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